你的青春,或正在经历,或已经消逝,但记忆却值得永远铭记,今天,让我们和他们一起,致那些已经消逝的18岁。
我的18岁,是高三那年的快乐忘我
胡明:重庆北部新区人和实验学校老师,首届重庆市我最喜爱的班主任
最想对18岁的孩子说:珍惜18岁的岁月,这是一生中不能复制的宝贵记忆
胡明的18岁,正是高三。
那个时候,胡明对大学有着无限的向往。邻居家的哥哥姐姐放假回家,胡明总喜欢追着他们,听他们讲述大学里发生的故事。
在胡明的心中,大学就是阶梯教室里教授讲课的激昂,是图书馆里书本的浩瀚,是社团活动的欢歌笑语……胡明羡慕那些已经步入追梦殿堂的哥哥姐姐们,幻想着自己有一天也可以变成他们。
在强大愿望的支撑下,对很多人来说苦不堪言的高三,在胡明眼中不再是那么面目可憎。
“学习上完全不需要父母敲打,感觉自己那个时候,就是朝着一个目标使劲,不自觉地努力。”
那个时候,英语老师发下英语试卷的时候,会把答案一同发下来,胡明把答案放在一边,从来没有想过要抄袭答案。她数学偏弱,就想方设法找数学老师补课。
胡明说,回忆那个时候,何尝不是昼夜苦读,题海死磕。“但在当时,我整个人已经处于忘我的状态:一面是高考将至的巨大压力,一面是对大学无比向往激发的士气……身在其中,就完全不觉其苦了。”
选专业的时候,考虑到自己的成绩和兴趣爱好,胡明最终选择了师范专业。她说,通过这个过程,她也看到了自己今后的成长方向。
胡明觉得,备战高考这件事,行胜于言,且行必有果。更重要的是,勇敢勤奋的面对高考,会让你体验到诸多宝贵的人生经验:你会知道忘我投入是何等快乐;会知道战胜自己的惰性是何等快乐;会知道付出换得收获时是何等快乐;会知道收获大于预期时是何等快乐……会知道自己其实可以做成什么事情,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并从中获取实实在在的自信。
胡明说,曾听说有人将高三比作炼狱,未免有些耸人听闻。“在我看来,18岁的高三确实很艰苦,但它并不是对学生痛苦的折磨,而是一种历练。”(胡明)
我的18岁,是为了梦想的迫不及待
刘玲:珊瑚实验小学老师,首届重庆市我最喜爱的班主任
最想对18岁的孩子说:成年后的孩子就要树立人生目标,头脑要清醒,不要动不动就茫然
刘玲今年44岁,从事语文教育25年,现为珊瑚实验小学二年级的语文教师,去年被评为重庆市首届我最喜爱的班主任。
18岁那年,刘玲是江津师范学校的一名二年级的青涩女孩。
“我们那个年代,江津师范学校在区县里的生源相当红火,分数线比中专还高出10—20分。”中考时,身为江津人的刘玲毫不犹豫地把江津师范学校填报为中考第一志愿。
刘玲的父母都是小学教师,在学校操场上玩大的刘玲自幼就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一股亲近感,她也梦想自己长大后能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她说,自己特别喜欢孩子,和班级里的学生亲如家人。“看,这是昨天班上一个男孩子邀请我和他打拳,结果一拳把我手膀打绿了。”刘玲挽起衣袖,乐呵呵地聊起了与学生的趣事。
17岁时,刘玲正式入读江津师范学校,长相甜美,学习优异,还是校学生会的文娱部长。3年的时光里,刘玲是学校里最出风头的女生之一。
毕业时,学校有2个保送重庆师范学院读本科的名额,其中就有19岁的刘玲,但经过反复考虑,她最终放弃了这个在当时令人羡慕的名额。“本科毕业后可以到江津师范学校任教,但如果直接从江津师范学校毕业就能直接当老师,当老师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当时就是迫不及待地想实现梦想。”于是,1988年,刘玲正式成为了江津当地的一名中学教师。1999年,因丈夫身在重庆,夫妻相隔较远,她调到主城的小学任教。
青春年少时,刘玲一直梦想坚定,并顺利实现了梦想,但她也有遗憾。“我进校面试时音乐成绩最好,上学时我也特别喜欢手风琴,但由于当时一架二手手风琴都要卖40块钱,所以我不得不放弃这个兴趣。”刘玲说,自己虽然已经44岁了,但现在她还经常憧憬,要是自己会弹手风琴,孩子们就可以围着自己唱歌跳舞了。(刘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