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一位研究生发表退学声明“抵制‘苦力科研’”,引发广泛关注。导师拿研究生当苦力,这类情况是否存在?应该怎么看?本报记者就此做了多方调查。
学生自白1:干苦力为的是换文凭
36岁的陈伟是北京某著名高校2010级博士研究生,目前博士论文已近完工,并与一所985高校签订了就业协议,而导师却突然提出让他延期两年。
“真没想到导师会这样!每次我找他谈论文,他都给我布置各种毫无学术含量的杂事。现在临近毕业,又给了我当头一棒。”陈伟气愤地说,导师让他毕业后再做两年博士后,“延期毕业,不但要筹钱交学费,连寝室也没有了,跟他干活还没有一分钱。”
“有的导师,在学生刚进校的时候就要求延长两年再毕业,以帮助自己做科研。”北京一所知名科研机构的博士生告诉记者,以劳力换文凭,这也算是一种“潜规则”。
南京大学2009届硕士研究生小江透露,无论对博士生还是硕士生,导师都握有“生杀大权”,原因是学生毕业需要论文过关,而这关键取决于导师,所以大多数学生对导师的要求都不敢不从。小江说,高校老师需要申报课题,其中,查资料、做实验等基础性杂事很多。“这些没有技术含量的廉价劳动,研究生们只能没日没夜地去做。”
学生自白2:给导师帮忙也有收获
调查中,记者也发现,并非所有研究生都是导师“驱使”的苦力。
“我们文科专业不需要做苦力。”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二学生小吕坦言,考研很痛苦,但踏进这个门槛后,课程相对轻松,也不像本科生有期末考试压力,“毕业论文通过就能拿学位。”
“正常毕业应该没什么问题。”中国科技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在读博士舒悦告诉记者,学校一位博导通常带四五个学生,平常做的项目也不多,一般就一两个,每天上午8点多到实验室,一直干到下午,熬夜的情况较少。不过,小舒也有遗憾:“感觉到研究的东西太虚幻,纯粹是为了发文章拿学位,对将来工作可能没什么帮助的。”
不论是硕士生还是博士生,都会不约而同地称导师为“老板”。舒悦笑言缘由:“学校给我们的补贴是从导师卡上划的,导师平时也会发点劳务费、过节费——发钱不就是‘老板’么?”
北大信科院毕业生张永伟说,高校老师写书、做课题让硕士生、博士生帮忙,给点劳务费,这事非常普遍,学生在此过程中也能学到很多东西。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博士生蔡国军坦言,自己跟着导师做课题很“沾光”:上百万元的博士论文试验经费,都是导师帮助张罗的。
导师观点1:坐不住“冷板凳”难出成果
北大信科院那位研究生发“退学声明”的理由是:导师以其未到实验室参加所谓“科研”工作为名,不允许其毕业,并在必修科目“科研实践”上记“不及格”。在这位研究生看来,实验室的工作“就是把工程文件修改修改格式,从一个软件流到另一个软件。这种工作,对于要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北大的硕士研究生而言,几近于一种侮辱。”
对此,不少人并不认可。“其实,大部分人的工作很琐碎。”网友“Vuvuzvla-”认为,再平凡的工作都能做得漂亮,高斯计算1到100的加法也是琐碎的,但他就能做出与众不同的方案。“我见过不止一个退学的研究生,多是因为懈怠或贪玩,对手上的科研工作完全不负责任,但他们对外都是说‘导师很变态,让他们做太低级的活’。”网友“丽雅leah”说。
中国社科院语言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刘丹青指出,哪怕是高级专家,做研究时都会有很多简单繁琐的劳动。“这也是学生做好科研的必修课,坐不住‘冷板凳’,就很难出像样的科研成果。”
东南大学高教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仲伟俊教授认为,不论硕士还是博士生,都不能好高骛远,而要脚踏实地提高各方面能力,“不要动不动就把一些具体事务说成是‘做苦力’——小事做不好,未必能做得好大事。”
导师观点2:导师不尽责应坚决淘汰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20多年就走完了美国100多年的路。”业内人士透露,规模扩张的同时,培养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以博士培养为例,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高校,每个导师同时指导的博士生一般只有两三人,五六人就算多了,而在我国高校,不少导师带的学生都远超过五六人。“带教的学生太多,对每个学生的指导就容易‘打折’,加上部分博导身兼多职,各种活动频繁,无暇顾及学生。也有些导师责任心缺失,带教学生不上心,得过且过。”
中国社科院博导刘丹青、南京邮电大学硕导袁周敏等不约而同地建议,高校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而不是一味追求规模和数量。
“必须有完善的制度作保障。”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许钧教授介绍,为了保证导师“培养学生”而不是“使用学生”,南大成立了博士生指导小组,同时制定了严格的博士资格考核制度,导师是不能决定博士生能否毕业的,而是由学科委员会负责系列考评的。
“对不合格的导师,决不能姑息。”许钧教授说,南大每年都要淘汰几十名导师,有的是因为学风问题,有些则是因为学生反映其不负责任,经学位委员会严格审查后,不能胜任导师岗位的,坚决予以淘汰。
“‘软硬兼施’也很重要。”东大高教研究所所长仲伟俊教授认为,营造“积极带教”文化氛围,使其成为一种价值取向,可以激发导师们的正能量。 (原标题《高校导师带学生,重在培养还是使用》)(杨频萍葛灵丹蒋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