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然自乐,
窑火映红了生活
时代在变迁,作为生活用具,陶器正在逐渐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但作为旅游纪念品的彩陶,却逐渐受到广大游客的欢迎。陆松铭欣喜地告诉记者,这几年,他先后十余次接受省内外邀请,外出展演。他烧制的陶器主要卖给游客,有时还销往北京、沈阳、南京等地,更有不少慕名而来的外国游客,特地来找他买陶器。
“上次有一位韩国游客,看到我做的空心泥络壶,觉得很新奇,一口气买走四五个,说要带回国送亲友。”说到这儿,陆松铭满脸自豪,拿起一个底部凹陷进去的红陶茶壶向记者介绍:“这就是空心泥烙壶,可以直接放在炭炉上烧,别看简单粗糙,烧起水来特别快。因为茶壶下面是空心的,可以增大受热面积,别的壶要10分钟才能烧开一壶水,它只要5分钟。”
“以前农村人夏天泡茶,最喜欢用陶壶,因为陶壶里面有极小的空隙,不漏水却能透气,泡出来的茶更香、更清凉。”陆松铭说,2008年的时候,他在自家的老房子里办了一个陶吧,一到双休日,就有很多学生来体验原始做陶的乐趣,镇上的陶器店偶尔也会来预定,工艺好的壶,单个便能卖百余元。
相较于制陶带来的收入,陆松铭更珍惜的是那份“陶”然自乐的满足。一个人的时候,他总是思索如何创新,也经常试着在陶器上编出一些新花样。“我打算设制一套有衢州特色花纹的陶器,这样才能向更多的游客,宣传家乡的好山好水。”陆松铭憨厚的笑容里,透出一种泥土般质朴的芬芳。
最后的守望者,
心愿是找到徒弟
也许,一只陶壶便雕刻了一段时光,而那些浴火而生的美丽陶器,是自然的馈赠,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陆松铭的记忆里,以前村里做陶器的人有四五十个,现在却只剩下他一人了。更令他遗憾的是,尽管自己有三个儿女,但却没有一人能继承他的制陶手艺。
勤劳了一辈子,陆松铭如今已是儿孙满堂,生活无忧,但他依然闲不住,制陶是他最快乐的事情。他最大的心愿,是招收一些热爱陶艺的徒弟。面对那张陪伴了自己大半辈子的陶轮,陆松铭说,这门已经流传了几百年的制陶技艺,只有让更多年轻的双手传承下去,才更能彰显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