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嘉兴一中校门口,72岁的沈奎保,手里举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1959届三(2)班邱少云班。这块牌子,他在校门口举了两个小时,“有些同学啊,已经53年没有见面了,不举牌不认识啊!”
昨天是嘉兴一中110周年校庆的日子,从全国各地赶来的校友挤满了学校礼堂。
沈奎保是第一次参加母校的校庆,“母校100年校庆时,我们班很多人没有来,这次难得约好,有25位老同学说要来,多年没见,都不认识了。”
他说,他们那时崇拜英雄,那一届班级都以革命英雄的名字命名。
一位块头较大、胖胖的老人来到牌子面前,沈奎保问:“你是谁?”当老人说出了名字后,沈奎保就拉住了他的手。“变了,不一样了,过了50多年了,我记得当年你是瘦瘦的。”
沈奎保一共接上了10多个老同学,连当年隔壁班——董存瑞班的,也上来打招呼。“我们班的同学,有‘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的副总设计师,有高校教授、科研院所的科学家……”
校园里,桂花飘香,白发苍苍的老人三五成群,或拉着手一刻不肯放松,或围在一起合影留念,在校庆这个日子,他们相聚在一起。
几十个签到处前面欢声笑语不断,从1955届到2010年各个年代校友的签到处,接待人员忙得不亦乐乎。到处都有拍照留念的人。
有的校友高兴地说:“我们今天一家人都来了!”是啊,不少家庭两代都是出自嘉兴一中。
1902年创办的嘉兴一中,是浙江历史最悠久的学校之一,其前身是嘉兴府学堂,辛亥革命后改称浙江省立第二中学,抗战时期再更名为浙江省立嘉兴中学,1954年起定名为嘉兴市第一中学。1981年,学校被确定为浙江省首批18所重点中学之一。
从这所学校,走出了一大批名人,校友遍布全国各地、世界各洲。
他们中,有辛亥革命时期著名人士范古农、褚辅成,文史界知名学者钱玄同、朱希祖,教育家张印通,著名文学家、作家沈雁冰(茅盾)、郁达夫、查良镛(金庸),10多位中国两院院士,还有董卿、苏瑾等媒体演艺名人。
校友专访:
感谢学校,给我自由的空间
“成德达才”的校训,这样影响了不同年代的校友
在校庆现场,来了几百名校友,记者采访了其中几位,他们属于不同的时代,对母校感情深厚,学校“成德达才”的校训和“从严求实”的校风,一直影响着他们,历任老师的言传身教,更是给予他们的宝贵财富。
原对外经济贸易部副部长沈觉人:
老师生活俭朴
学生也就学会了俭朴
在到场的校友中有原对外经济贸易部副部长沈觉人,在嘉兴中学100年校庆时,他也来了。
“我是1947年毕业的,在这里念了三年初中,昨晚我跟潘君骅院士聊天,也聊起了原来的老师。”沈觉人说,在他读初中时,印象最深的有三位老师,“一位是校长张印通,他在最困难时期当校长,话不多,但非常敬业,生活简朴;第二位是英语老师徐珏民,他是北大的高才生,英语非常好,到了暑假,我们就到他家,他还给我们讲课;第三位是美术老师张天奇,他有一个特点,可以用手指作画。”
沈觉人说,“老师就是学生的榜样,他们生活朴素,学生也就学会了简朴。我们那时候自理能力都很好,也不怕艰苦,晚上睡觉,就睡在马棚子里,冬天很冷,很多同学挤在一起睡,宿舍门口有口井,我们就打水洗衣服,还要洗被子,拆被子、缝被子。”
沈觉人说,现在的学生,自理能力差很多,大学生上学,还要父母陪着去。“现在的学生聪明了,学习的工具也先进很多,但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作风,不能丢。中学是打基础的,不仅仅是学习基础,也是人生基础,这个基础打好了,将来走上社会,也不会东倒西歪,会走一条很正的路。”
微软亚洲研究院陆品燕:
感谢学校
给了我“自由的空间”
陆品燕受邀参加学校校庆,而且作为校友代表上台发言。他是学校2001届毕业生,目前在微软亚洲研究院从事计算机理论的研究。
陆品燕说了两个例子,这是他高中三年最宝贵的财富:第一个例子,他在初中自学过一些高中数理学科的内容,当时的数学老师和物理老师,就特别允许他,一些基础课可以不听、作业可以不做。“这样的特权,节约了我很多时间,可以用来学习更多我所不熟悉的知识。”
第二个例子,是高二学科竞赛后,他意识到学科竞赛的思路和科学发展的思路是不完全一致的,所以他没有像很多搞竞赛的学生一样,在高中的后半段时期开始题海战术式的应赛训练,而是花更多时间去阅读一些科学以及哲学方面的书籍。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老师给了他很大的自由空间。“很多搞竞赛的,后来丧失了对科学本身的兴趣,读大学后反而与科研越行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