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两岸交流的日趋频繁,中国台湾的电影、文化等又一次掀起热潮,让中国台湾菜又一次受到人们关注。提及台湾菜,人们总会联想到卤肉饭、牛肉面和台湾小吃,但事实上,台湾菜不仅仅只有这些,更以海岛地理的特性,绵延出一个独特而有趣的餐饮体系。
台湾不只有卤肉饭
提及台湾菜,人们立刻能够想到卤肉饭,但事实上,台湾菜因台湾海岛的地理特性及历史背景,形成了一个复杂的餐饮体系,但复杂的体系背后依旧能够溯源整理出一些脉络,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台湾菜。
对于台湾菜,人们往往会有一个粗略的印象——台湾多小吃而无大菜。人们能够想到的台湾美食,如卤肉饭、蚵仔面线等等多为小吃,而士林夜市、师大夜市等台湾美食地也是以小吃着称。甚至舒国治撰写的美食着作也以小吃为名——《台北小吃札记》,而另一位美食家焦桐,写下《台湾味道》,翻查目录,也多是小吃。但事实上,台湾美食并非只有小吃,李安在电影《饮食男女》的开头,就用镜头描绘了一组厨师烹调的画面,呈现出的菜肴煲煮煎炒蒸炖一应俱全,显然不能归类为小吃,其摆盘和造型更像宴会菜的水准。也因此,以小吃抽象台湾美食实在有失偏颇,只是因为台湾多小吃而遮盖了其他菜肴的风头。
如果为台湾菜做一个粗略的描绘,那狭义的台湾菜可以理解为以闵菜为基础,融汇了粤菜、客家菜的烹调手法,先后受荷兰、日本的文化影响,再结合台湾的物产及当地习俗发展起来的一种菜肴。而宽泛的台湾菜还包括“外省菜”,即来自大陆各地的“外省人”,因祖籍覆盖五湖四海,便将大陆各地区的菜肴一起带往台湾,《饮食男女》中出现的那些饕餮大餐,即属于这一食源。
台湾无大菜的印象,或许来自于几个方面:一是台湾的菜肴,如姜母鸭、乌鱼子、万峦猪脚等,多应归类为闵菜,包括许多海鲜烹调的菜肴,也都是沿用闵菜的烹调方法,所以很难寻找到具有代表性的台湾大菜;二来台湾小吃业太过发达,大概是因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台湾地区经济政策解严,催生出自由经商之风,而人们从商最便捷的方式就是拿出家传的美味,开一个小吃铺或小馆子。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台湾的小吃也就成为了一种餐饮生态,成为台湾菜的代名词。
这几年,台湾菜又出现了新的变化,大有重新为台湾菜开山立派之势。变化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台湾高档餐馆对于菜肴兼容并举,研发出一系列创新的菜肴,并逐渐将这些菜肴定型成新台湾菜,比如台湾名厨简鸿文,厨龄超过40载,以台湾经典烹调特色及食材,研发出了红烧五香肉、米酒鲜鲈鱼、桂花炒螃蟹等新菜,或可在将来得以延续,发展成新台湾菜;另一方面, “眷村菜”也日趋火爆,原是“外省人”迁入台湾带来祖籍的菜肴,经过几十年的交融变化出现了一系列新菜,如花生猪脚等。这些菜的特点在于,其口味与烹调方法虽然延续原祖籍菜肴的传统,却与其他菜系交杂改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在无法硬归类为原地,更应视为一种新的菜系流派。
食鲜 台湾菜的二三味
美味不论大小,好吃就行,这一点在台湾菜上得到了完美体现。如林清玄在散文中所写:“这世上的众生,都是为了品味更美好的生活而存在的!那美好生活并不是一种追寻,而是品味眼前的事物,即使是小小的便当,也可以有很深的美好经验。”
纵观台湾菜,可以发现几个显着的特点:一是台湾菜以“清”“鲜”为先,因海岛气候炎热,烹调上倾向自然原味,调味不求繁复,清、淡、鲜、醇即是台湾菜烹调的重点,不论炖、炒、蒸或水煮,都趋于清淡;二是台湾菜海味丰富,如花枝、鱿鱼及各种虾、蟹、海鱼,成为台湾菜烹调的主要食材。新鲜的海产并不需太多繁复的佐料及烹调法,就已是美味无比,所以台湾菜一向以烹煮海鲜闻名;三是台湾菜羹汤显特色,而又以酸甜滋味见长。台湾菜素来有“汤汤水水”之称,如西卤白菜、生炒花枝等,都是可汤可菜的羹汤菜。除羹汤菜外,台湾菜中属酸甜味的菜肴亦不在少数,因台湾天气炎热,炎炎夏日中酸酸甜甜的菜肴实在是既开胃又下饭;四是腌、酱菜入菜提味,咸菜、黄豆酱自是台湾菜中常用的腌料酱菜,台湾客家人又特别擅长制作腌酱菜,以此入菜独具风味;五是台湾菜善用药补食材,如姜母鸭等炖煮菜,多放入各色中药,这也成为了台湾菜的一大特色。
来源:
精品网
作者:
编辑:
马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