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高考班”的秘密
全班59名学生全部上一本线,32人预计被清华、北大录取……日前,湖南省长沙市某中学“最牛高考班”又创新纪录。
“最牛高考班”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其实,只要仔细对比就不难发现,“最牛高考班”的出现,固然与学生的不懈努力、教师的辛勤付出不无关系,但其发生地点无不在当地名校。
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学生,一流的硬件设施,高考考出一流的成绩,可谓毫无悬念。因此,“最牛高考班”反映不了当地教育的综合水平,也代表不了当地教育的整体实力。只有打破优质教育资源的集中与垄断,加强师资校际交流,在管理上均衡用力,让每一所学校都成为“最牛学校”,每个班级都成为“最牛班级”,才是地方教育真正值得骄傲的资本。
高考报志愿问“百度”折射出啥
十年寒窗,只为高考,过了高考,却不知如何是好。据报道,当下,许多经历完高考的考生和家长,为了究竟该填报什么样的志愿劳心费神,请专家、问“百度”,为伊消得人憔悴。有的家长越俎代庖,干涉过多,甚至还引发了家庭矛盾。
【主打观点】
志愿纠结源自价值观困惑
-戚若予
每临高考志愿填报,我们总能看到许多复杂的众生态。从全国1000多所招生院校中选择几个、十几个出来填张志愿表,真的那么难吗?为什么有那么多考生和家长感到如此困惑、纠结、忐忑乃至惶恐呢?
从根本上说,高考志愿选择就是价值观选择,表现在高考志愿选择上的困惑恰恰是价值观的困惑。
选什么样的大学、学什么样的专业、到什么地方去读大学,这是填报志愿必须面临的三大选项。很多人从功利角度选,定然纠结于城市大不大、院校好不好、专业是否容易找工作。但从价值观上说,选城市要看地域文化,最好是与考生所在城市有明显的文化差异,这样的城市或地区可以让其感受文化的交融与浸润。选大学,也不应一味看“985工程”、“211工程”,更不能按录取批次判定院校的优劣,而是要参看目标院校的文化传承,看其学科领域和校园氛围,看这方平台与考生本人的契合度。
至于专业,现在高校里名字好听的、可以让人产生职业岗位甚至薪酬丰富联想的专业太多了。但专业对于考生来说,只是大学学习的一个切口。如果仅以一门专业和一张证书论,有些课程即便在家里自学也能学好,为什么还要跨进大学学习呢?那是因为大学校园里还有着专业之外的、在家里自学不到的东西。
除了考试、分数之外,没有明晰的价值观,这是应试教育带给中国学生的通病。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他们的人生就一直高速奔跑在应试的轨道上,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流连窗外的风景。而到了报志愿这个节骨眼上,要让他们根据外部世界的变化来选择前途,又怎能不忐忑和惶恐呢?因此,教师和家长,乃至亲朋好友现在帮他们选几个学校、专业填进表格,充其量只是授人以鱼;而从整个教育体制和教学环节上打破应试教育的桎梏,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从求学时代就养成睁眼看世界的好习惯,才是真正的授人以渔。
当然,价值观不是空泛的,其能否落实,在填报志愿这件事上,还要与考生的实力,也就是高考成绩相结合。但是,当价值观模糊不清时,填报志愿就会变成套圈游戏:站在分数线上,拿着成绩的藤圈,看着前面一堆大学,套着谁是谁。即便是套中了,哪个考生又能确定它真就是自己想要的呢?
【众评众议】
不是技术难题是应试苦果
-沙元森
不知如何填报志愿,并非技术上的问题,而是多年应试教育必然结出的果子。在应试教育的框架内,很少有人会启发学生功课之外的兴趣。至于那些课外英语班、奥数班、钢琴课、舞蹈课等,通常也只起到考试跳板的作用,不一定就是学生个人的兴趣所在,甚至还可能是让学生感到痛苦的累赘。一旦被培养成考试机器,学生对社会的好奇和对问题的思辨就会渐渐萎缩,只把全部精力集中在模式化的学习和复习之中。长此以往,一旦走出“黑屋子”,必然会陷入茫然。
希望每个考生在向他人咨询填报志愿的“技术问题”时,也能问一问自己,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志愿。否则,在此之前一切为了一张成绩单,在此之后可能一切只为了一张文凭。更希望中国教育能真正培育出从小就有兴趣和志向的人才,而不是临到填表才想起什么是志愿。
志愿填报何不让孩子作主
-臧峰宇
家长对高考志愿的考虑往往是毕业去向和就业前景,认为孩子的兴趣爱好可能不切实际,他们可以被引导和塑造。这种考虑是合理且现实的。但很多家长往往忽略了一点,孩子的兴趣爱好反映了他们的天赋和特长。如果孩子喜欢学文史哲或数理化等基础学科,家长仅仅出于不好找工作之类的考虑,就劝说他们学热门专业,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孩子按家长的意愿填报了热门专业,后来在学习过程中因不喜欢和不擅长而产生了厌学情绪,可能影响他们的前途。因此,志愿填报应当是考生自主选择的结果,孩子的青春应该由他们自己作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