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这几天天气比较凉爽,但入夏以来的持续高温相信大家不会忘记。那些天,烈日炎炎,热浪滚滚,温度上限像体育比赛纪录,不断被打破和刷新。高温补贴也随之成为热门话题。但记者日前走访发现,很多在高温下工作的劳动者对高温补贴十分陌生,领取高温补贴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奢望。
很多人不知高温补贴
记者调查发现,尽管政府有关部门明确要求,各用人单位应当在高温天气期间向劳动者支付高温补贴,但一些接受高温“烤”验的岗位,高温补贴依然是“镜中月”“水中花”。
6月29日上午11时40分,平顶山市区某桶装水公司的送水师傅张广喜正骑着满载18桶水的摩托车挨家挨户送水。37岁的张广喜老家在吉林省白山市,有5年多的送水经历。当天天空飘着细雨,张广喜的衣服已经湿透。“有雨水,也有汗水。”张广喜说。
“你知道高温补贴吗?”记者问。“知道。知道也没有用啊,从来没有领到过。”张广喜笑着对记者说,自己当送水工这几年,从来没有领到过高温补贴,如果遇到温度特别高的天气,公司会采取一些降温措施,如为员工准备冰镇绿豆水解渴,提供风油精、人丹等。
6月18日下午3时许,在市区开源路与矿工路交叉口附近一幢高层建筑施工现场,建筑工人正紧张地忙碌着。“热得受不了,得不停地喝水。”一名光着脊梁依然汗流浃背的工人说。“这么热的天,有没有人给你发高温补贴?”“没发过。”他说,“我们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一种补贴。”6月26日上午,在新城区明月路一建筑工地,建筑工人李振兴说,天热的时候,老板会发些矿泉水和防暑药,但不会涨工资或发补贴。
记者了解到,在我市从事建筑工作的农民工大多来自外地,他们一年四季的工资都是按天算的,有的则是包工性质,但无论怎么算,酷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工资基本不变。当然也有好心的包工头会在夏天适当给工人们加点工资,但这是个别行为。在市区姚电大道西段一建筑工地,记者问及高温补贴一事,很多农民工连称不知道,也不知道这钱到底该向谁要。
昨天上午10时许,在市区建设路西段,一家快递公司的工作人员小何正骑着电动三轮车送快件。“全天最热的时候都要在外面晒着,给客户送快件要赶时间,天气热的时候,一天要喝好几壶开水,但还是渴。”小何说,自己干快递刚刚一年,没有听说过高温补贴,公司顶多会发一些冰水、药品,自己则随时带着风油精。
高温补贴有明文规定
发放高温补贴,是根据卫生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等单位的相关规定出台的。高温补贴属于劳动者工资的组成部分,企业每年都应按时足额发放。如果用人单位拒绝发放,则属于克扣拖欠工资,劳动者可及时向市劳动保障部门举报投诉,举报电话2988110。
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了保护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国家安监总局、卫生部、人社部、全国总工会4单位不久前联合修订并起草了防暑降温措施的有关管理办法的意见稿,并向社会征集意见,目前意见征集工作已经结束。
在这个新的办法颁布前,我市的高温补贴仍按照我省制定的有关规定执行,适用范围包括: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夏季高温天气下露天工作,当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或用人单位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劳动者工作场所的温度降低到33℃以下(不含33℃)的,都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每个工作日10元,且补贴不得列入最低工资中。
按照相关通知精神,高温补贴是根据劳动者的岗位和单位的传统惯例来确定的,凡在高温岗位签订了劳动合同的职工,即便是在试用期也应发放高温补贴。
室外作业的职工常常发生深度中暑,往往会留下后遗症甚至危及性命。劳动者因高温作业引起中暑的,经诊断为职业病、认定为工伤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劳动者因高温天气作业引起中暑的,可以申请工伤认定,符合规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此外,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怀孕女职工、未成年工等人群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作业。
高温补贴缘何难兑现
为高温下作业的群体发放高温补贴,很多市民表示支持。“那些辛苦的建筑工人、环卫工人,还有交通协管员,他们应该享受这些待遇,希望相关部门能够落实到位。”市民屠先生说。但采访中,很多市民表示,如果单位效益好,会适当发一点高温补贴,单位效益不好就不了了之,有的单位本来效益不错,可就是拖着不发,职工也没有办法。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一名劳动监察人员表示,2008年5月,我省公布实施了“河南省高温补贴标准”,要求用人单位,特别是工地等户外作业场所,发放高温补贴并做好高温消暑工作,但近几年我市用人单位发放高温补贴的情况不尽如人意,相当一部分用人单位从未发放过。
“高温补贴的相关规定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支撑。”为何高温补贴执行难?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政府部门出台的文件只是个规范性文件,不是强制性的法律规定,对企业没有约束力。文件虽然明确规定了高温补贴如何发放,但并没有明确相应的处罚措施,造成执法难。
用人单位如果不发放高温补贴或降低补贴标准,劳动者可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投诉,或者通过劳动争议仲裁部门解决。但记者从市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了解到,虽然这两年每年都有关于高温补贴的投诉,但并不是很多,而且,此类投诉取证较难。
此外,劳动者维权意识差和维权成本高也是造成高温补贴难兑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今找个活儿干不容易,谁会为了每天几元钱和老板理论?”采访中,几名建筑工人无奈地说,现在建筑工人月薪都在3000元以上,对于每个月几十元、上百元的高温补贴,他们认为用人单位发了最好,不发也只能认了,谁也不愿为此丢了工作。记者发现,建筑、运输、物管保安、外卖工人等基本上都与高温补贴无缘,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认为,自己处于弱势地位,关心高温补贴,就是和饭碗过不去。
“应该从完善相关立法着手,强化发放高温补贴的执法力度。”人社部门的有关人士认为,只有提高违法成本,才能改变现在高温补贴发放情况不容乐观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