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衢州06月20日讯 又到了中国农历五月初五,中国传统的端午节。“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首儿歌叙述了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然而在快速消费的中国现代社会,不少人对古老节日的传统所知甚少。反而出现了一些“天价粽”、往年出现的“美女粽子宴”等与传统相悖的东西。各种传统佳节和节日食品、活动都有着纪念人物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民俗真的应该好好传承,尽可能恢复传统端午节习俗的本来面目,尽量保持它的原汁原味!
天价开道卖端午节“文化”还是卖“虚荣”
据媒体报道,北京一家棕子制造商推出一种“天圆篮”端午粽子礼篮在其官方网站的售价为1880元。其中“故宫督造”礼盒最畅销。虽然号称粽子礼篮,但1880元的价格卖的显然不仅仅是粽子。
有业内人士称,那些穿着华丽外衣的粽子,被别有用心之人作为虚荣炫耀或腐败的道具来利用,豪华包装方式的流行显露出对一种外在的、物质的追求。“豪华粽子”就在礼尚往来传统习俗下疯狂起来,既让部分人满足了高高在上的欲望,又让商家赚到丰厚的利润,可谓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天价粽子藏腐败有何面目祭屈原?
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
现在市面上卖的很多粽子,名为粽子,但实际上是送礼的幌子。这样的“粽子”真让人啼笑皆非。
有网友评论称,奢侈浪费已不妥,暗藏腐败更可怕。小小的粽子,如果成了送礼行贿的借口,那与粽子的来源与意义是完全背道而驰,对于传统文化简直是一种嘲弄。吃这样的天价粽子,有何面目去祭悼屈原?
节日食品为什么常不接地气?
天价”是个时髦词汇,只要一到过节,“天价月饼”、“天价粽子”全跑出来了。一些看似稀松平常的物品,就在不经意之间拉开了与老百姓的距离。对于这些“天价商品”,老百姓自然是“看得起”,“买不起”,鲜有问津。于是乎,“天价粽子”成为了“特殊身份证”,成为人们用于“打点”的工具。送粽子的,送的是“档次”和“敬意”;吃粽子的,吃的是“身份”和“权力”。“天价粽子”成为一种符号,一种象征,成为人们迎来送往、觥筹交错的装饰和点缀。
借文化之台唱经济大戏,不仅是各地政府的一种发展思维,也被精明的商家现炒现卖了,比如节庆,无论是舶来的洋节,还是世俗的传统节日,他们都会从各个角度来一番谋利挖掘。如果能尊重文化开发的规律,这倒是一件好事,遗憾的是,他们常常走向了极端,不但没能把节令产品市场推向良性发展的轨道,也让节日文化受伤严重。近年来,人们常常感叹,传统节日不只是“味”越来越淡了,也越来越过不起了。
呼唤传统节日文化回归
粽子、赛龙舟、挂艾蒿、戴香包……这些沿袭了千年的端午习俗,有的开始被现代人淡忘。
粽子是历史上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古人吃粽子,为的是人物纪念和文化传承,看重的是节日气氛和家庭温情,粽子是一种文化符号和集体记忆。而现代人买粽子,为的是人情往来和社会交换,看重的是权力、地位和现实利益,粽子也就嬗变为一种工具、一种手段,失去了它应有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