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衢州6月1日讯 5月26日和27日,上海在世博公园举行了据说有近4万人参加的第二届“万人相亲会”,举办的宗旨是为物质条件优秀的、但却不会恋爱的未婚大龄白领男女青年解决婚恋问题,出发点非常好。不过,从连续两天的电视新闻报道中看出,本届“相亲会”的成功率可能不高,不少大龄姑娘及女性家长显露失望和无奈。
我认为,“相亲会”之类的活动之所以收效不高,关键是参加的青年男女、尤其是未婚大龄女青年的家长,常常在自己的举动中,把相亲变成为“婚姻市场”的交易。
现代的婚姻,不是由家长包办的婚姻,它的基础是爱情。而爱情这东西,虽然有相貌、年龄、金钱、身材、学历、谈吐等具体条件的因素,但真正“干净”、道德的爱情,是男女两情相悦、两性相吸,在爱情面前,是不需要物质条件支撑的,甚至相貌、年龄、身材长短等也可不在考虑之列。有的男女相爱了,外人看来很不般配,但其爱情却坚贞、美满。所以,爱情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有的美貌女子不爱研究生、却爱无业男青年;有的矮丈夫娶了高挑女子,有的小龄男配了大娘子。“文革”时我在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听到一个故事:有位家境甚好、还是团干部的女知青爱上了一位城市贫民出身的男知青,长相也不好,后来男的杀人被判死刑,临刑前,女知青哭着为恋人准备美酒佳肴,两人一起欢饮,然后女知青向男知青表白:“我的爱情也随着你的永别判了死刑。”这样的爱情令人感慨,旁观者都说,不知道这优秀的女知青爱他什么?所以,爱情的密码,古今中外没有人能完全解开。
我一向不大赞成“相亲会”这种形式,尤其是反对父母去参加子女的相亲会。因为父母与子女的眼光、择偶标准总是相异的。一般而言,相亲会是为解决不会恋爱或无机会恋爱男女青年的对象问题,而要找相恋的对象,首先是要有对异性的爱,而纯洁的爱是应该无条件的,尤其是物质条件,或者说即使有条件,也是年轻人自己内定的条件,而不应是父母定下的条件。而上海的这场相亲会,在“寻缘墙”、“留言板”上的介绍信息,却都是物质的条件,包括年龄、身材高低、有车有房、学历工作、收入多少等等,这些择偶条件要求对方能够对应和满足。我们要问:这是找爱情吗?这不是物质条件的比拼吗?所以我认为许多参加相亲的当事人连同他们的父母,实际上是把相亲当作了一个“婚姻市场”,他们是来“寻找商机”,而不是寻找无物质污染的爱。
顾名思议,“相亲会”应该重在“相”,而不是重在比物质条件,这样,成功率才会提高。未婚男女青年如何找到另一半?应该首先大胆地去爱,去想办法吸引对方,在这中间,男方当然要主动一些,但既然来相亲,女方也不必矜持,不妨主动大胆一点。相亲会不应先张贴、宣布择偶条件,而应该让男女青年先接触,先造成相互间的好感,在初接触时,男女青年先放下物质、年龄、学历等条件,放手让外貌、健康状况、谈吐、气质等“爱恋元素”起作用,这样,造成双方的好感,造成一种“吸引效应”,然后再开始恋爱、进步了解对方的脾性、物质条件等。如果第一步都未跨出去,谈什么恋爱?而且我认为,这第一步定要绝对排斥物质条件的介入。
要让“相亲会”提高成功率,参加者应走出几个误区:第一是破除“子女绝对优秀论”。电视记者采访几位女青年家长,他们都大赞自己女儿学历、收入如何高,长相如何好,事业心如何强,但却忘记了:他们的优秀女儿不会恋爱或无人敢爱,作为人生而言,此乃最大缺点,更是相亲会上的大忌。所以,作为家长,应先看到孩子的缺陷,鼓励子女大胆去爱。
第二是要破除“物质条件第一”的择偶心态。现在大龄“剩女”多,就是因为许多女性及家长都把物质条件放在第一位,从而吓退了许多优秀男性,失去了很多机会。大龄女和家长应看到,物质条件虽是现实的,但却仅是眼前的,而真爱却是永恒的。有的男性物质条件好,但因为房多钱多学历高而产生花心,这样的婚姻美满吗?有的男青年眼下可能收入不高、也无房无车,但却可能将来是“潜力股”。所以,以物质及学历、地位等作为择偶条件,爱情的路肯定是窄的。当然,不是绝对排斥物质条件,必要的生活条件也是爱的基础,绝对不可能发生林妹妹去找焦大式的男人。但既然已成为所谓“剩女”、“剩男”了,就应该先放下物质条件,先去找纯洁的爱,先和异性做到相互吸引有好感,走出相恋的第一步。其实,这种白领相亲活动,参加者条件即使差一些,也差不到哪里去,顶多就是无房无车而已,但眼前无房真的就不能结婚了?他们的父母当年结婚时有大房子吗?说句难听的话:孔子还是其父母“野合”的爱情结晶呢!
第三是要造成条件让男女互相吸引、交流,不要人为地设限制。相亲会常常采用一种“流水相面法”,让男女青年只接读几分钟便轮换,这种流水作业,抑制了青年男女一见钟情的接触,值得商催。我意若青年男女能一见就喜欢,应让他们就此谈下去,不要搞成“广撒种”,不收获。有时爱情只需几分钟就搞定了,不必“广种薄收”。这次我看到“流水相面”时双方还戴个面具,这就是违反人之常情了,因为双方要吸引、生爱意,外貌是第一条件,你把外貌遮住了,还怎么“一见钟情”?所以这就是一个匪夷所思的误区。而此次相亲会还设了什么70后区、80后区、90后区,更是人为地在设置年龄障碍,难道1979年生的女子就不能找1982年生的男子结婚了?
其实大龄男不存在“剩男”问题,有风度、有气质、有才学、有物质的50岁未婚(或有婚史)男子,一样能找到25岁左右的女子结婚,但45岁的未婚大龄女找30岁的男青年结婚,成功率就低。还有,现在大龄女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独身主义者,她们也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这是社会发展、她们本身经济及其他各项条件优越所决定的,当然其本质上是一种过分自恋,从而对异性的兴趣退化。这一部分女性不是“剩女”,亦不是相亲会的帮助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