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对南孔文化“衢州指示”精神,围绕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的主题,日前,记者以衢州市南孔文化为例专访衢州市委新闻发言人,中共衢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邓崴。
记者:请介绍一下衢州优秀传统文化相关情况?
邓崴:衢州市位于浙江省西部、浙皖闽赣四省边际,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公元1129年,孔子第四十八世嫡长孙、“衍圣公”孔端友率族人跟随宋高宗南渡,定居衢州,后敕建“天下唯有其二”的孔氏家庙。孔氏大宗南渡近900年来,以衢州为中心开枝散叶于浙江、江苏、安徽、福建、湖北、广东、江西、上海等地,在衢州周边,朱熹“闽学”、陆九渊“心学”、吕祖谦“婺学”、王阳明“心学”等儒学流派相继生发,在空间区域上形成以衢州为重要枢纽、呈“Y”型廊道分布的东南儒学走廊,成为儒学文化底蕴 最深厚、学术思想最活跃、历史成就最高光的地区,不仅深刻影响我国近800年来的思想变迁和历史进程,而且对东南亚各国思想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先后8次到衢州考察调研,对南孔文化6次作出重要指示。这一系列“衢州指示”,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前瞻性、实践性和指导性,也为衢州推动南孔文化传承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南孔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和浙江文化的“金名片”,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包容性等突出特性。衢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系统推进南孔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建设的有机结合,在推动南孔文化传承发展上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为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提供了有益探索。
记者:南孔文化传承发展有哪些实践成果?
邓崴:近年来,衢州始终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南孔文化“衢州指示”精神,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路径、推动南孔文化传承发展。
1.深化研究,夯实理论基础。2023年起恢复举办中国·衢州国际儒学论坛,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和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相继发布《基于“衢州指示”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重要思想的萌发实践研究》和《中国东南儒学走廊——以衢州为中心》两个重磅课题研究成果,并总结提炼“中国东南儒学走廊”这一概念。深入开展南孔文化基因激活工程,解码南孔文脉,培育现象级省域文化标识。出版《儒家思想与勤廉文化》论文集等。
2.创新载体,赋予现代意义。连续20年开展以“现代人的祭孔”为理念的南孔祭典,并在2024年首次纳入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启了全新办节体制,形成了山东曲阜、浙江衢州在活动执行等层面首次合作,对南孔祭典仪规仪程进行优化提升,将宋代释奠礼在庙内予以演示,社会各界行现代礼仪的公祭在庙外孔子文化广场举行,构建了庙古外今全民祭孔新场景,实现“当代人祭孔仪规仪程”迭代升级,推进了孔庙建筑功能定位与展陈内容相协调。
3.打造标识,扩大社会影响。高水平举办南孔文化旅游季八大主题系列活动,开展南孔祭典、中国·衢州国际儒学论坛、四省边际《论语》学习大赛、音乐剧《南孔》专场演出等系列活动20多场,形成宣传推介南孔文化的标志性活动。打造《南孔》音乐剧,两年来在全国商业巡演30余场,被誉为“是中国式音乐剧的开先之作”。发布全国首部儒学文化的地方性法规《衢州市南孔文化传承发展条例》,为立法保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提供有益探索。
4.加强合作,形成发展合力。加强与尼山世界儒学中心、济宁曲阜合作,每年联合举办孔子文化交流活动。融入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建设,牵头组建四省边际“文明有礼”联盟,推动“有礼”辐射周边,在与结对的新疆阿克苏乌什县共同实施南孔文化润疆行动。
5.全民践行,深化共建共享。突出群众主体、实践导向要求,举办新时代衢州人文精神践行月系列活动、2024衢州“因你有礼”有礼周等文明实践活动等群众性活动。创新礼法共治的社会治理模式。将“有礼”纳入全市行政村(社区)的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探索创新南孔学子“三礼”、崇军“六礼”、衢网有礼等机制,打造全市域、全覆盖的有礼矩阵。
记者:以南孔文化为例,介绍一下如何有效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邓崴: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方针。衢州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深入挖掘南孔文化的现实意义与现代意义,以“现代人祭孔”、儒学论坛、文化精品创作、文旅融合、公共文化服务等作为载体抓手,在传承发展中提升南孔文化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力,有效推动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再如,群众主体、实践导向是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不竭动力。走向群众、面向社会是南孔文化的历史基因,衢州各界群众共同祭孔、践行有礼,以“衢州有礼”为载体,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到南孔文化传承发展,将南孔文化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让南孔文化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力量。
记者:传承发展南孔文化下一步有何考虑?
邓崴:1.规划引领,强化牵引能力。加强顶层设计,从多层次、多领域系统谋划推进南孔文化传承发展工作。一是落实好《衢州市南孔文化传承发展条例》。二是制定南孔文化传承发展整体规划。制定出台衢州南孔文化传承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同时,积极推动东南儒学走廊纳入国家和省有关规划,为后续工作提供政策支撑。三是形成发展合力。与文旅、住建、教育等部门共同围绕旅游资源开发、历史建筑、学校教育等开展工作规划,推动各县(市、区)加强对辖区内南孔文化元素的挖掘和利用。
2.改革攻坚,激发内生动力。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体制机制改革,为文化传承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一是健全资源保护机制。建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制度,并运用于在城乡建设、文物保护、理论研究等工作中。二是健全南孔文化研究机制。筹建衢州南孔文化研究院,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儒学文化研究平台。三是健全合作交流机制。与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等地建立常态化的交流机制,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交流。
3.全民参与,增强发展活力。将南孔文化深度融入城市建设、发展环境、社会治理等方面,不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推动南孔文化走进群众。努力打造一批类似《南孔》音乐剧的文艺精品。持续打响“南孔礼乐”品牌。二是推动南孔文化融入社会。大力弘扬新时代衢州人文精神,持续打响“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城市品牌,以南孔文化赋能文明实践,在四省边际更好发挥“浙江有礼”的示范作用。三是推动南孔文化走向世界。进一步建好国际儒联南孔文化研修基地和国际传播,以世界语言讲好南孔故事。
4.文化赋能,提升产业实力。以人文经济学理念推动南孔文化赋能文化产业提质增效。一是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提升办好南孔文化旅游季,推进南孔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持续推进衢州古城文化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打响研学游、美食游、文化游品牌。二是打造文化产业平台。以国家级儒学文化产业园为载体,规划建设一批儒学文化旅游名城、名镇、名村,打造一条以东南儒学走廊为轴线的黄金文旅产业带,以新业态赋予儒学文化新生命。三是优化有礼营商环境。结合省委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程,聚焦“创新浙江”要求,坚持以“亲清有礼”为重点,持续迭代“亲清半月谈”“有礼执法”等政企沟通机制,优化《涉企有礼执法工作指引》,以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
网友清闲微风:曾刷到过《为“孔子”立法,衢州要干一件大事》衢州牛!
邓崴:谢谢网友肯定。《衢州市南孔文化传承发展条例》经浙江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通过,于9月28日起施行。
网友花花:听说今年衢州祭孔大典升规格了。
邓崴:是的。2024年南孔祭典首次纳入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实现“南北共祭”。我们紧紧围绕“当代人祭孔”这一孔氏南宗家庙的特色理念,专门邀请国内权威专家团队对仪规仪程进行了创新提升,使之更加彰显时代价值。
网友云淡风轻:期待家乡的“南孔圣地”的流量转化成“留量”。
邓崴:感谢网友关注。近年来,我们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持续深化南孔文化基因激活、“两创”转化,全力推进衢州古城国家5A级景区创建,策划推出了十条南孔文化旅游线路,积极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我们会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