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叫春运的东西,他跟万千中国人有关:有的人,经历过;有的人,正经历着;而一对叫父母的人,正在家等待着。团聚,呼唤着千万漂泊的人踏上回家路。
1月24日,2016年的春运拉开了序幕。官方公布数字,全国预计发送旅客29.1亿人次。高速上,汽车站里,火车内,又跟往年一样人潮涌动。但翻翻过往的日历,看似重复的景象后,却有不同的变化。衢报传媒摄影记者汪剑弘,用手中的镜头记录下这十年的种种变迁。
2006年

那一年,我这样拍春运:摩托返乡队伍在壮大。2006年,我在公路收费站上班。那年,我买了数码单反相机,那一年,我发现过年前骑着摩托车返乡的打工者越来越多。
那一年春节,我看到的家乡变化:西区在不断变化着。2005年9月,衢州学院(筹)新校园投入使用。
那一年归途中,我们听的歌:《一万个理由》
那一年春节,我们看的电影:《夜宴》
2007年

那一年,我这样拍春运:天被地床。2007年,春运期间的一个午后,两位骑着摩托车的返乡者在草地上午睡。为了节约住旅馆的钱,为了早点赶回家,返乡路上吃和睡都很简单。
那一年春节,我看到的家乡变化:2006年12月,衢江区岭洋乡白岩村通公交车,衢州公交车通乡的最后一个“盲点”扫除。
那一年归途中,我们听的歌:《吉祥三宝》
那一年春节,我们看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
2008年

那一年,我这样拍春运:2008年南方遇到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风雪。春运寒流来袭,摩托返乡者的装束也相应改变,塑料袋成了御寒衣服。
那一年春节,我看到的家乡变化:2007年12月,县学街上多了家电影院,我们也能看上一线大片了。
那一年归途中,我们听的歌:《青花瓷》
那一年春节,我们看的电影:《集结号》
2009年

那一年,我这样拍春运:一票难求。“我买到火车票了!”来自江西40岁的娄满贵在衢州火车站买到车票电话报喜,这一年是2009年,也是我成为衢报摄影记者经历的第一个春运。
那一年春节,我看到的家乡变化:西立交改建工程完成正式通车。
那一年归途中,我们听的歌:《有没有人告诉你》
那一年春节,我们看的电影:《非诚勿扰》
2010年

那一年,我这样拍春运:动车,动情!2010年,这一年春运首次有了动车,一对准备坐动车回家的情侣在动车候车室旁若无人的亲热动情。拍完照片想上前采访,徘徊一阵后,不忍打扰。
那一年春节,我看到的家乡变化:江山市大陈村那首《妈妈的那碗大陈面》火了。
那一年归途中,我们听的歌:《爱情买卖》
那一年春节,我们看的电影:《三枪拍案惊奇》
2011年

那一年,我这样拍春运:暖暖回家路,挤挤也开心。2011年,衢州火车站候车室候车乘客满满,阳光下,他们期盼早点回家团聚。
那一年春节,我看到的家乡变化:2010年8月,江郎山申遗成功,成为浙江首个世界自然遗产;2011年1月28日黄衢南高速公路正式全线贯通。
那一年归途中,我们听的歌:《爱的供养》
那一年春节,我们看的电影:《让子弹飞》
2012年

那一年,我这样拍春运:春运路上的伤和痛。2012年春运期间,一辆过境客车在开化发生事故,许多乘客都受了伤。来自四川的王强和王伟在医院接受治疗。
那一年春节,我看到的家乡变化:2011年11月,衢州荣膺“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
那一年归途中,我们听的歌:《天边的格桑花》
那一年春节,我们看的电影:《金陵十三钗》
2013年

那一年,我这样拍春运:免费高速车流井喷,美女高速玩“跨栏”。2013年春运期间,春节长假首次免费通行,高速公路车满为患。沪昆高速衢州服务区附近的高速成停车场,美女翻越高速护栏去洗手间。
那一年春节,我看到的家乡变化:2012年5月,汽车南站完成了历史使命。回到家,我们已经不在老火车站旁下车了。
那一年归途中,我们听的歌:《江南STYLE》
那一年春节,我们看的电影:《人再囧途泰囧》
2014年

那一年,我这样拍春运:面包车成主流。2014年,越来越多的返乡打工者开上面包车,他们多数在年前去二手车市场买一辆旧车开回家,春节结束后又折价卖回去。这一年公路上的摩托车返乡者少了。
那一年春节,我看到的家乡变化:2013年,石梁溪河口清淤,挖出来的淤泥在石梁溪畔堆出了一片空地,出乎意料地吸引了大量的市民前来休闲游玩。西区大草原就这么火了。
那一年归途中,我们听的歌:《时间都去哪儿了》
那一年春节,我们看的电影:《私人订制》
2015年

那一年,我这样拍春运:春运秩序井然。2015年春运,高铁首次加入,排队买票的队伍短了,市民在衢州火车站售票大厅自动售票机买票。
那一年春节,我看到的家乡变化:头一次坐着高铁回家过年。2014年12月10日,杭长高铁开通运营,衢州结束没有高铁的历史。
那一年归途中,我们听的歌:《倍儿爽》
那一年春节,我们看的电影:《爸爸的假期》
2016年

这一年,我这样拍春运:寒流里的暖流。2016年春运开始之时,寒流侵袭。龙游春运服务站内,摩托返乡者吃上热腾腾的方便面。
这一年,你回到家会看到的变化:水亭门街区换上了新颜。
此刻,也许你还在路上,也许你已经回到了家中。千里万里,风里雪里,都是为了回家,都是为了那一顿团圆饭。请记住,回家的路,永远不会拒绝你!
春运=回家=团聚
春运,是一年中客货流量最集中、人员流动最频繁的时段。春运=回家=团聚,正是有这样一个等式,春运路上才人潮拥挤。10年间,绿皮火车变成了高铁,国道上的摩托车返乡大军也渐渐被汽车所取代;春运路上报平安的短信,变成了报平安的微信;火车票代售点长长的队伍,也渐渐缩短,取而代之的是购票软件。
春运10年,社会变化的10年,衢州变化的10年。变化的是我们的生活方式,不变的是回家两个字。祝归途上的人们一路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