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7号,在蛰伏接近50天后,小牛N1第一批量产车出库了,而这一次,小牛展现的除了优质的产品,还有追求极致的态度。
在电动出行领域,包括雅迪等传统品牌都在打造智能电动车的概念,可以预见在这两年内市场面将出现两个较大分支,一是传统企业的智能电动车,在“制造电动车”上可能更加成熟稳定,但在“智能”上,还会有诸多不足;另一大分支就是小牛为代表的新型电动车制作商,他们起家与互联网行业,善于资源整合,并且与出行大数据有着更多联系,在品控上正在逐步增。
电动车的痛点在于车子容易丢、不智能。小牛在这一方面也是下了很大的功夫,针对防盗的痛点,小牛采取封闭集成GPS模块,可以随时追踪车辆位置。在智能化方面,小牛开发了远程控制App,具有车况检测、位置记录、报警提示、综合信息显示四大功能。用户在手机上可以进行整车情况检测,看到剩余电量信息、天气信息、附近维修点地理信息,自动获得充电提醒、电池提出报警、非法位移提醒,查询到车辆行驶轨迹记录,乃至进行社区线上交流。而智能化,将是小牛未来的重要发力点。
在智能化上,小牛还保存了很大的潜力,从行业颠覆者的视角来看,小牛电动车未来将在智能化上做足功夫。而目前来看,这个市场也将是电动车行业的未来。从更大的出行市场来看,我想互联网团队搭建起来的小牛更长远的目的在于以电动车作为切入点,从而在出行市场以一种近似“云服务”的方式来进行服务,比如租赁服务——早在2011年,巴黎就推出了全球首个电动车租赁服务网络,覆盖了周边40多个地区,可以按照年合同(140欧元左右)以及周(15欧元)或日(10欧元)来签约,在交通状况更为复杂北上广深,电动自行车的短途租赁还有着相当大的想象力,小牛在把控好产品的同时,也需要同时考虑上下游服务的布局。
对小牛来说,智能化做好,将很有机会被用到电动车租赁,特别是短途的租赁项目。一方面,小牛的续航里程更长,不需要高频词充电,另一方面,随着小牛智能化的提升,统一调度的难度将大大降低,小有可能成为唯一有能力实现电动车租赁的厂商。
无论是何种方式最终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出行难的问题。在电动车领域上小牛已经走在了行业的前端,同时小牛也在智能化上走在了行业未来的前端。小牛相信:时刻以用户安全和产品质量为底限,少做一锤子买卖的事,才能让消费者整体认可电动车产品,从而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如今,小牛已经正式发货,在已经有了顾客体验后,小牛的未来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