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快递员进小区取件不过十分钟 连车带货全丢了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5-07-03 09:49:08
  把电动三轮车锁在平阳南路的嘉隆明城小区门口,快递员温师傅就进小区拿快递包裹了。没想到,等他十分钟后出来,电动三轮车连带包裹都不见了。昨日,温师傅给本报打来电话,反映自己在6月29日18时许遇到的郁闷事,希望有人看到他的电动三轮车或包裹后,能送还回来。

  进门填单号不过十分钟,出门就找不见车了

  温师傅是申通快递的快递员,干了这行后至今都没有丢过快件。“不丢是不丢,一丢就连车带货一起丢了,唉。”温师傅沮丧地说,那天他把电动三轮车锁在门口,进去让客人填写单号拿快件,也就10分钟,车就被偷了。电动三轮车是他去年花2900元买的,为了不让货物在下雨天被淋湿,还专门做了一个遮雨棚,“谁能想到还没用够一年,就被偷了。”

  丢失电动三轮车其实不是温师傅最着急的事情,联系不到寄快件的人才是最头疼的事儿。“那边肯定满心欢喜地等待着接收快件,但是一直没有音讯,该多着急啊!我收来的快递按照通讯记录都打回去了,该赔多少钱我肯定赔。”温师傅诚恳地说道。

  温师傅30岁左右,还未婚,之所以这么努力工作,就是想自己攒钱娶媳妇。最近老家长治的房子也在翻修,正是用钱的时候,本来想给父母寄回去一笔钱,但这一下泡汤了。他一个月非常辛苦工作能挣3500元,这次的损失不小。

  丢失了一整套汽车牌照,发件人也急了

  温师傅车上一共有14个快递包裹,其中刚拿上还没有来得及发出去的快递包裹有3个,需要投递的包裹11个。

  记者联系到三位送发快件的主人了解到,包裹里有汽车牌照、衣服,还有一箱医疗器械,加起来价值3000多元,发件人都说东西挺重要,要着急送到。

  全套汽车牌照的发件人说:“我是4S店的,人家顾客在我们这里买了车,过了一个月好不容易都弄好了,结果丢了。快件里面都是重要东西,有一副车牌,还有身份证、登记证书、购置税、保单。这下可完了,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和车主交代。”这位先生闷闷不乐地说,上级因为这件事情也对他提出批评,如果客户再投诉他,他会被罚款2000元。车牌补办挺麻烦,想要重新拿到那些东西,最快也得等两个月。

  医疗器械的发件人虽然着急,但是并没有特别催促。他说,毕竟不是快递师傅的错,他也是受害者。医疗器械是寄往陕西的,双方是长期合作伙伴,每次都能按时送到,这次的意外虽然让陕西的合作伙伴一时抓瞎,但毕竟长期合作已产生信任,对方表示可以理解。现在,只能赶紧调货重发。

  在警方的帮助下,温师傅查看了小区门口的监控。一位男子熟练地用工具将电动三轮车的锁撬开,不知道又用什么方法一下就把车子启动了,开上车朝南扬长而去。

  目前,警方还在调查此事。

  ○延伸采访

  快件丢失,咋才能避免呢?

  快件丢失让多方都头疼,寄件人、收件人、快递员、快递公司都不希望遇上这种事。

  那么,这种情况多不多?一旦丢失,该谁承担责任?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家快递公司和几名快递员。快递公司给出的答案都是由当地网点负责此事。申通快递公司的客服人员说:“如果丢失快件,可以让当事人和当地网点来协商。”申通的快递员告诉记者,他们13个人只有1个人丢过快件,是因为那个人没锁车门,“要是这种情况,就得自己赔偿,不管东西多贵,都得自掏腰包。”

  在对快递员的采访中,记者发现只要是把快递背在身上送货的,都没有丢过。但是,有许多小区不让电动车进去,只能放在门口,结果连车带货都被偷走,这又该怎么防范呢?

  做了4年快递员的小刘说出自己的经验:“小区如果允许电动车进入是最好的,否则,就把电动车放在视线能看到的范围内。我经常在保安室里面给客人拿货,但总是每隔几秒钟就抬头看看车子。看一眼也不费工夫,我觉得这就是最有效的办法了。”

  韵达快递公司的小张自送货起就没有丢过快递,他用的是“人情法”。他是个爱聊天的人,走到哪里都可以和陌生人瞬间熟络起来,他的办法是和保安混熟,让他们帮忙看车。

 

来源: 山西晚报 作者: 见习记者 贾蔚然 编辑: 黄鑫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浙江诚源律师事务所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企业资讯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