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作品“重庆上空的带食月出”记录了渝中半岛月食景观 周雁南 摄
“6月16日,2015年‘地球与天空’国际摄影大赛公布了获奖名单。恭喜重庆学生周雁南拍摄的‘重庆上空的带食月出”照登上季军榜单。”昨日,科学松鼠会成员、果壳网主笔“Steed的围脖”在新浪微博发帖并晒照。该获奖照片以渝中半岛夜景为背景、同时展现月全食在天空中的运行轨迹,吸引不少网友来点赞。
该作品是如何完成拍摄的?背后又有哪些拍摄故事?昨日,记者现场采访了周雁南。
100张照片叠加
现渝中半岛月食奇观
昨日下午,记者在重庆大学A区图书馆外见到了周雁南,这位重庆大学的24岁金融学硕士表示,自己老家在河南,现在是重庆大学沙坪坝校区的研二学生。他说获奖太幸运。
“这幅照片是用100张照片叠加而成的,总共拍了一个多小时。”说起获奖的这幅作品,周雁南立马活跃起来,他告诉记者,照片拍摄于去年10月8日,当时重庆出现了罕见的月全食天象奇观,作为市天文科普协会的一员,他受邀前往鹅岭附近的该协会理事长陈中安家中观测该天文现象。
“当天晚上主城区天气晴好,能非常清晰地看到月食现象,非常适合拍摄星空。”周雁南说,他们来到陈中安家中楼顶,那里视野非常开阔,能俯瞰整个渝中半岛。随后,他在楼顶准备好三脚架,将相机调整至最佳状态,设置了每5秒自动拍摄一次,如此连续拍摄了一个多小时,“基本上抓拍了月全食的全部过程”。
最后,周雁南将拍摄出来的一百多张照片用软件进行后期叠加,才最终有了现在的成品,用照片展现一个完整清晰的月食过程。
周雁南告诉记者,“重庆上空的带食月出”照片在去年就已经入选了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官网的每日天文一图栏目,而这个栏目日常主要刊登由哈勃望远镜拍摄的星系照片。记者从周雁南的手机里,看到了当时栏目刊登的截图。
天文“铁杆迷”
常年追着星空跑
周雁南从小是一名铁杆天文迷。1997年海尔-波普彗星回归的时候,刚上小学一年级的他第一次亲眼看到彗星从头顶划破苍穹的壮观景象,此后便迷上了天文。
“我从高二暑假,就开始跟着其他天文爱好者到处观测天文奇观了,几乎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周雁南从背包里拿出他的单反相机,展示他平时拍的照片。2012年,当他得知国内难得一见的“金星凌日”现象最佳观测点在西昌时,在头天晚上和朋友连夜驾车,跋涉十多个小时,第二天早上赶到西昌。
“他真的是超级天文迷,酷爱星空摄影。”曹丹是周雁南的同学,也是重庆大学天文学社社长,她向记者证实,周雁南爱好天文摄影在周围同学中小有名气,而且他拍摄的很多星空作品十分优秀,且经常获奖。曹丹说,著名天文图片网站TWAN(The World At Night)是该赛事主办方之一,今年已经是第六届,而周雁南是国内第三个获得奖项的摄影人。
谈拍摄技巧
周雁南:正确的时间加上正确的地点
虽然很累,周雁南说,自己就是单纯喜欢星空的浩瀚无尽,喜欢仰望星空时,整个宇宙展现在人面前的感觉,他更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让更多人关注星空的美丽,让人们在繁忙中停下来仰望星空。
周雁南目前的拍摄主力机身是佳能5D3,主力拍摄镜头分别是一支三阳14mm定焦超广来完成大场面的拍摄,以及一支EF50mm F1.4来拍摄一些中焦星野。此外,拍摄设备还包括星野赤道仪、补光灯、三脚架、快门线等辅助杂物,合计大概花费在2.5万元左右。
“拍摄星空照片就是如此,正确的时间加上正确的地点才能拍到好照片。”周雁南向记者分享了他的拍摄经验。他表示,很多人都认为拍摄这类图片必须要非常精良的装备,其实,只要有热爱星空的心,拍摄星空不是难事,设备早已不是门槛,反而是拍摄环境重要于拍摄设备。
谈参赛缘由
参赛者:想唤醒人们对自然星空的保护
家住渝中的戴建峰,是一位专业的星空摄影师,他先后曾四次参加该比赛,多个作品入围优秀奖,现正他在申请成为TWAN的一员。昨日,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参与摄影大赛的作品本身,必须如大赛名称“地球与天空”所指的那样,将星空背景与地景元素(建筑、风光、人物等)结合在一起。
“每一年比赛的主题是一样的,主要是想唤醒人们对自然星空的保护。”戴建峰说。
声音
照片难拍摄
处理方法有创新
“现在月食出现的频率不高,有时候一年都没有一次,加上天气不好就更难拍到。”昨日,重庆市天文科普教育协会理事长吴志伦也告诉记者,能够拍摄到这样的照片并获奖很难得。
知名摄影人“海盗王基德”在看完图片后表示,周雁南用长曝光的拍摄方法,乍一看像火流星,其实是后期处理手法上有创新,“他省去了空间间隙,将所有月全食画面重叠在一起,展现整个运行轨迹。”用广角拍摄,感觉月全食是一个连续性的整体,与常规的断开拍摄法不同。
链接
获奖理由
评委大卫·马琳说道:“因为重庆夜晚灯光艳丽多彩,加上独特的山城气候,要拍摄这样异常的天文现象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周雁南处理得很好,当月亮穿过霓虹闪烁的高空向上攀登时,他抓住了月食过程中地球阴影与月亮交错的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