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陈骁 首批37个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昨天,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全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进展情况”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正力求通过特色小镇建设,建立新型创业创新生态系统等多种举措,在更大时空支撑浙江经济的未来。
“首批37个特色小镇创建对象计划三年投资2400亿元左右,预计2017年可实现税收收入190亿元左右。”省发改委副主任翁建荣在发布会上说。
首批37个特色小镇类型较多,我省将围绕单个产业来打造完整的产业生态圈,以培育具有行业竞争力的“单打冠军”。
根据规划,未来三年内,全省将重点培育和规划建设100个左右特色小镇。
今年下半年,我省将公布第二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我省将培养行业“单打冠军”
今年初,在省两会上,“特色小镇”成为省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 “加快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小镇”列入了浙江省政府“2015年重点工作”。4月22日,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特色小镇概念,以及规划建设的总体要求、创建程序、政策措施和组织领导。
6月1日,我省发布了《关于公布第一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的通知》,37个特色小镇列入首批省级创建名单亮相。至此,特色小镇顺利完成了“概念研究、战略决策”,正式步入“全面实施”阶段。
首批37个特色小镇中,既有大家耳熟能详的杭州余杭梦想小镇、上城玉皇山南基金小镇、西湖云栖小镇,也有历史悠久的传统产业小镇,如磐安江南药镇、南浔善琏湖笔小镇等。
从地域分布看,首批特色小镇分布在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其中,杭州的特色小镇共有9个,数量最多。
翁建荣说,首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名单的产生根据严格的标准选择,确保入围的特色小镇符合“7+1”产业定位范围、“四至”及规划面积清晰、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叠加、投资主体明确、项目具体可行,投资额达50亿元以上。
从产业类别看,首批特色小镇中,例如有5个涉及信息经济产业、2个涉及健康产业、5个涉及时尚产业、8个涉及旅游产业、4个涉及金融产业、6个涉及高端装备制造、7个涉及历史经典产业。
翁建荣说,特色小镇在产业上“特而强”,定位聚焦于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7大“万亿产业”,以及茶叶、丝绸等历史经典产业的一个方向,“将围绕单个产业来打造完整的产业生态圈,以此培育具有行业竞争力的‘单打冠军’”。
首批小镇计划3年投资2400亿元左右
“首批37个特色小镇创建对象计划三年投资2400亿元左右,预计2017年可实现税收收入190亿元左右。”翁建荣说。
据介绍,特色小镇在形态上“小而美”。具体来说,就是求精不求大,规划面积一般在3平方公里左右,建设用地面积在1平方公里左右,一般特色小镇按3A景区目标建设,旅游特色小镇按5A景区标准建设。
特色小镇采用“新而活”的机制,鼓励和支持各特色小镇开展各类改革创新实验和试点,将其打造为改革创新氛围浓厚、体制机制灵活、发展潜力和活力强劲的综合改革实验区等。
“特色小镇是指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翁建荣解释,特色小镇不是单纯的行政地域划分,也不是传统的工业功能区、旅游区等产业功能区块;更不是简单的“加”法,“产业园+风景区+博物馆或学校”式的“大拼盘”不是特色小镇。
本月底,将筹备召开全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今年下半年,我省还将公布第二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规划建设特色小镇,也同样为浙商回归提供了平台,也是浙商的一个机遇。”翁建荣说,在创建的首批特色小镇中,已有海内外不少浙商的身影,接下来启动的第二批小镇创建名单,浙江也欢迎更多的浙商回归,参与其中。
考核合格或验收命名后,才能享受支持政策
据介绍,特色小镇的创建不采用审批制,而是采用“宽进严定”的创建方式推进。由省政府研究室提出初选名单,充分利用省政府研究室前期研究和摸底调研成果,由研究室从多个各地上报的特色小镇创建申请中,筛选提出初选名单。
入围后的特色小镇创建对象不能直接享受省里有关的支持政策。“只有在年度考核合格或验收命名后,特色小镇才能获得土地和财政方面支持。”翁建荣说。
土地要素方面,对如期完成年度规划目标任务的,省里按实际使用指标的50%或60%给予配套奖励,对三年内未达到规划目标任务的,将加倍倒扣省奖励的用地指标。
财政方面,特色小镇在创建期间及验收命名后,其规划空间范围内的新增财政收入将上交省财政部分,前三年全额返还、后两年返还一半给当地财政。
根据规划,未来三年里浙江将重点培育100个左右特色小镇,在产业上继续聚焦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产业,兼顾茶叶、丝绸、黄酒、中药、青瓷、木雕、根雕、石雕、文房等历史经典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