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衢州新闻
悠悠儒风中,探求文化与城市的融合发展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5-05-21 08:18:46

  “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5月19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的学习会上,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借用习近平同志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作为《儒学:衢州城市发展的文化之道》专题讲座的开场白。

  在本次报告会上,范周围绕文化与城市融合发展紧密结合衢州实际,从“儒学的发展历程及当代价值”、“南孔文化的渊源和发展”、“用儒学为衢州城市发展破题”三个方面,生动讲解了衢州如何借助儒学文化实现城市转型发展。

  本报摘录此次讲座部分精彩内容,以飨读者。

  -人物名片

  范周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一直致力于文化产业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是联合国“创意经济顾问”,全国人大《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起草工作专家组成员、国家发改委、中宣部、文化部“十三五”规划专家组成员,国家艺术基金规划专家委员会专家,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总规划师。今年,范周受邀负责编制衢州国家级儒学文化产业试验园区总体规划。

  1儒学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根据哈佛大学杜维明先生的“儒学三期说”,在儒学发展历史上,先秦至汉唐、宋代至清代、鸦片战争至今这三时期可谓举足轻重。就在这悠悠千年的儒风中,儒学从鲁国地方文化发展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进而成为东亚儒家文化圈的文化,到如今更成为世界性的文化。

  儒学不仅是中国之学,也是世界之学;不仅是汉字的儒学,还是世界语言文字的儒学;不是空虚之学,而是实用之学;不是保守之学,而是开放之学;不是只有传承,更是发展之学。儒学在今天仍有巨大的价值,对当代各国文明对话具有重要意义,推动儒学在当今世界的发展已取得共识。

  同时,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建构了中国所特定的心理结构与思维方式,更决定和影响了中国社会主要的民俗、礼仪、价值观念、道德行为。儒家思想与文化软实力密不可分。首先,儒家文化精髓与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紧密契合,其蕴含的修身自省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中庸之道是和谐共生的规律,仁义礼信则是道德约束的准则。其次,儒家文化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中的现代转换。以理想人格为核心目标可以提高全公民文化素质,以民族文化精神为根基能增强国际交往影响力,以中庸之道为处事法则可推动全世界可持续发展,以仁义礼信为国之教养能维护世界安全与和平。

  “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前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上得出的结论,足以说明儒学的当代价值得到了世界认可,更应在衢州这一南孔圣地得以升华。而在继承和传播南孔文化的道路上,衢州任重道远。

  2南孔文化的渊源和发展

  自建炎三年(1138),宋高宗赵构在临安(今杭州)建都,孔子48世嫡长孙、衍圣公孔端友扈跸随行。在寓居衢州后,孔氏南宗仍不忘家族礼仪。虽离乡背井,但修建家庙。翌年,赵构因孔端友“扈跸”有功,赐孔端友庙、宅于衢州。孔氏大宗就此在衢州安家,繁衍生息,至今已近九百年。

  作为儒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孔文化对南宋社会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它不仅加快南方思想文化发展的进程,促进文化繁荣;更催生经济的发展,商贸发达,信义天下;同时出现了重教兴学之风,从而推动了南宋书院的发展。

  思想平民化、教育平民化及南北文化融合是南孔文化的核心特质。以“孔洙让爵”为标志,这一事件揭开了孔氏南宗平民化进程的序幕。孔家南迁到衢州后,由贵族转向平民,逐渐摒弃高高在上的“独尊”意识,以平民化的心态融入到社会体系之中,创造了一个平等的学术氛围,萌发、生成了南孔儒学。南孔儒学的普及,使商帮形成和南方商业文明进入新阶段。

  孔氏南迁带来的儒家文化不仅加快了南方思想文化发展的进程,而且催生经济的发展。中国历史上有“十大商帮”之说:晋商、徽商、陕西商帮、宁波商帮、山东商帮、广东商帮、福建商帮、洞庭商帮、江西商帮和龙游商帮。其中就有五个商帮是在衢州周围。并且,这些商帮经营中所体现出来的特征和准则均是儒家思想的规范。

  宁波商帮是十大商帮中惟一长盛不衰的。据统计,全国现存中华百年老药铺81家,其中13家是甬商创办的,比例高达16%。这些金光闪闪的招牌,全由“诚信”二字铸成。

  3用儒学破解衢州城市发展之道

  儒家思想的核心为“仁”,把握其核心要义“仁者爱人”。所谓“仁者”指的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仁者是具有大智慧,人格魅力,善良的人。

  近年来,衢州市“最美”影响力不断扩大,“最美衢州人”数次登上央视舞台。之所以能涌现出众多的感人事迹,展现出深刻的人格力量,与南孔文化对这方水土的陶冶分不开。正是因为有南孔如此深厚的历史文化土壤,核心价值观就不是自上而下的宣教,而是来自于衢州人民自己生活中的创造。“最美衢州人”因此接通了历史文脉,核心价值观就是植根于人民群众生活内部的价值观念,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

  因此,探讨衢州的道德建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着标本价值和指导作用,从历史文化出发,探讨“最美衢州”现象对区域软实力建设的作用和价值很有必要。

  近年来,山东曲阜通过祭孔大典并整合儒学文化资源,开发了一系列儒学文化体验的深度旅游产品。同时,在“互联网+”背景下儒学文化的现代化转型,20世纪80年代台湾出现的蔡志忠诸子百家漫画系列将漫画与儒家思想结合;2012年,台北孔庙4D虚拟实境剧院正式开放;2014年,台北市孔庙举办“孔庙寻趣——孔庙奇遇4D影片特映会及读经闯关”活动……通过动漫与科技,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传播儒家教育的内涵,台湾儒学与受众进行了一次有趣的互动。

  曲阜和台湾的做法可供衢州借鉴,但并非一味机械的模仿,而是透过现象,思考其核心。一方面衢州可将祭孔大典转化成平民的大型活动。而在修学旅游方面,衢州能做的就更多,可结合本地资源形成一条“南孔”修学旅游线,让众多四海学子集聚于此,赋予南孔以新的内涵。另一方面,衢州可引进高科技企业,将产业开发与科技结合。一定要把科技的理念转化为对儒学产业的开发,从互联网的教育研究儒学转型问题。

  此外,在重视传统文化的韩国安东市,目前正谋建全球儒教中心。该中心建成之后将包括世界儒教·儒生文化公园、韩国文化主题公园、宣城县文化公园、儒林文学乌托邦、传统村落等五大部分。该中心还谋划了可体现“儒教文化”为中心题材的主题乐园型体验中心,其寓教于乐的策划设计理念值得学习。此外,安东的陶山书院是韩国庆北道的观光名地,也是人们短期研修儒学的地方。衢州可借鉴构建高端的文化培训场所,并与国家机构结合,作出系统、高端的社会群体儒家文化学习体验场所,打造出一张“金名片”,让衢州成为名儒交流的首选地。

  4书院将成衢州文化建设的新亮点

  书院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一种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机构,大多为当代著名学者私人创建或主持。它不仅继承并传递了中国传统的文化与学术,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更形成了教研合一、继往开来、独立创新这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精神内涵。

  根据现有史料记载,“书院”这一名称最早由唐朝玄宗时期中央官府使用,指的是官府用来收藏、校勘、整理图书的官方机构。从唐代官府书院和民间书斋的出现,历经五代、宋、元、明、清的发展兴衰,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诏令改书院为学堂,书院教育制度在中国大地上已走过了1000余年漫漫历程,全国书院数曾达到七千多所,分布于各省区城乡。

  书院经过千年发展,在明永乐年间迈出了国门。当时,书院东植朝鲜半岛,形成了几乎与李朝相始终的朝鲜书院制度。它与学术思想连为一体,造就了朝鲜立国的文化基础。随后,书院还移植至日本、东南亚甚至欧美,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纽带与桥梁。

  进入21世纪,借助于改革开放的推动,书院再度复兴。2011年是清政府废除书院一百周年,这一年全国各地学术机构分别自发组织召开了四次全国性的书院研讨会,2012年秋又在北京召开了“书院传统与未来发展”研讨会。据统计,到2011年底,全国新成立的现代书院已达591家。这些书院大多数成立于2005年以后,近十年来平均每年有50家以上的书院诞生。

  在衢州古代教育史上,宋代时期书院林立、科名鼎盛。曾先后出现了梅岩精舍(柯山书院)、清献书院、明正书院,江山崧山书院、逸平书院、江郎书院、集义书院、克斋书院,开化包山书院以及常山石门书院等。位于衢州烂柯山之南的柯山书院,是衢州宋代早期的著名书院之一。发展到南宋时,已经成为全国22座著名书院之一。它不仅在教育制度沿革史上大放异彩,而且与古代社会组织、学术思想以及政治问题都发生着密切和重要的关系。

  而包山书院则位于开化县马金包山之麓,始建于南宋乾道年间。淳熙三年(1176年),吕祖谦、朱熹等人曾在此举行“三衢之会”,影响深远。南宋时期,其与广信鹅湖、南康鹿洞、遂安瀛山书院并称江南“四大书院”。时过境迁,如今衢州的书院又该如何发展,是保持传统还是破旧立新?书院在衢州的打造,首先需结合衢州的实际和大环境,可在大型企业总部、高校、社区选址。同时运用“互联网+”、国学“MOOC”开设相应书院,如此即可将几乎所有受众涵盖其中,并形成以书院为主题的新区建设、楼宇经济、企业文化及总部经济,让更多人沐浴于儒学、感受儒学。

来源: 衢州新闻网-衢州日报 作者: 记者 刘威 见习记者 徐聪琳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浙江诚源律师事务所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企业资讯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