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温州中学等18所市直及各县(市、区)高中的校长(书记),聚首市教育局会议室,专门研究“新高考背景下学校课程建设”——师资不足、教室不够、管理有难度,这些几乎成为多数校长的“吐槽”关键词。
学校:按排列组合计算,7选3课程分类,理论上将产生35种组合。走班教学教室的工作量将有一定程度提升、师资不足教师请假怎么办?原先对教学团队的考核评价办法,也将难以实现。这些都是新高考背景下课程建设遇到的难题。
温州中学:
如何安排课程很伤脑筋
温州中学校长潘建中说,新高考方案公布后,从去年底至今,学校已先后三次对分层分类选课进行摸底。
去年11月的期中考试后,温州中学率先对七门选考科目中的政治、历史和地理三门学时内容相对较少的“文科”进行摸底。结果发现,选择“物理、化学、地理”这种组合的学生最多,有92人,但占比也仅为14.4%。而排名后10位的组合,人数总和仅24人,特别是将“信息技术”作为选考科目的学生非常少,有五种组合甚至无人问津。
今年4月,温州中学再次进行摸底,这次不再只限定为“文科”,学生可以“7选3”。结果,学生选择的组合非常多,而且选择政、史、地等科目的学生也很多。潘建中说:“原本我们学校16个班级,文科班只有3个,如果按照这个选课结果,未来我们的文科老师将会很缺。”
前几天,温州中学进行第三次摸底。这次规定学生可以有两个选课科目优先得到满足,但第三科目,要视总体的选课情况而定。如果选的人多,那么三门选课都能满足;反之,就要征求学生的意见,修改志愿或走班上课。
潘建中坦言,新高考方案出台后,如何安排课程,是对学校的一大考验。目前,温州中学已对政、史、地三门课程进行分类走班教学。如果此次摸底情况理想,不排除再对其他科目进行走班教学。
温州第二高级中学:
能满足超九成学生选课需求
温州第二高级中学校长徐坚说,他们学校也已经进行了两次调查摸底,并与家长充分沟通,在争取理解的前提下,努力将班级数控制在12~13个,否则以目前学校的师资力量和硬件,恐怕难以满足学生“无限制”的选课需求。“经过沟通,能够满足超过九成的学生选课的志愿需求。”
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绝不能取消原来的班集体
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校长朱景高则认为,新高考背景下的课程设置,绝不能将行政班(即原来的班级)取消掉,否则班集体难以形成凝聚力,学生缺乏归属感。
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
14个实验室当教室了还不够
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校长吕俊杰说,他们学校与温州中学等校又有所不同,几乎所有的科目组合都有学生选择,且人数非常分散。“我们把实验楼的14个实验教室都拿出来,还是不够!”
学生:2017年浙江新高考首次学考定于今年10月底举行,报名时间为今年9月份;考生一旦将某门学科定为选考科目并参加考试,今后将无法变更该选考科目。
“7选3”课程建设
主要采取三种办法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有关负责人认为,学生可以自主选择“7选3”选考科目,是对学生兴趣发展爱好的尊重,学校应尽最大可能满足学生的选课要求。
从整体上看,目前各校在“新高考背景下学校课程建设”这一课题上,主要采取三种办法:
1、鼓励学生选择本校的强项学科。比如某校的物理、历史、地理和政治是强项,那么老师一般会建议学生选择其中的三门作为选考科目,这样总计仅4种科目组合。
2、捆绑式优先选课。类似上述提到的温州中学的第三次摸底时的办法,也可以大幅减少科目组合的种类。
3、限制行政班选课模式。如某校某年级1~4班,摸底显示以化学为选考科目的学生最多,那么就将化学定为该班的选考科目,并指定任课教师,若少数学生不同意修改选考科目,则需走班至相应学科为选考科目的班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