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课间休息时闫泽在玩儿球尚虹波摄
图为学生们参加足球比赛尚虹波摄
“请问你们学校是不是有个叫闫泽的学生?”
“是呢,他踢球很厉害,学习也很好……”
在过去的一个月中,随着内蒙古校园足球“主席杯”“市长杯”“区长杯”“校长杯”四级联赛的相继启动,每场球赛过后,各学校都会涌现出一些足球明星,闫泽就是其中一个。
走进呼和浩特市苏虎街实验小学,随便向学生们打听闫泽,不论是毕业班的大孩子还是一年级小毛头,都能说出有关闫泽的许多信息来,且言语中颇为崇拜。
在学校的操场上,闫泽正跟队友们一起训练。阳光下,这个12岁的少年身材消瘦却挺拔,跑动迅速、接传球准确,并且能出人意料的把握机会踢球入网。
2014年9月,国务院明确内蒙古为足球运动改革与发展试点省区,而苏虎街实验小学作为试点中的试点,发展起来2支共60多名队员的校园足球队。队员们不论严寒酷暑,上学还是假日,都坚持利用课余时间训练,技战术水平不断提高。
去年年末的呼和浩特市校园足球联赛中,闫泽和队友们以优异的表现为学校争得荣誉。同时,他和另外2名六年级学生也被提前特招进入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呼和浩特一所重点中学)。
闫爸爸对于自己儿子“会踢球,并且踢得还不错”这一表现也显得非常好奇:“我们家里没人会踢球,也谈不上爱好。”当初同意儿子加入学校的足球队,闫爸爸的本意只是为让闫泽的身体好一点、吃饭多一点。
在闫爸爸看来,足球带给闫泽的是一次化茧成蝶的蜕变:他以前身体不太好,依赖性强,现在突然就长大了,每天晚上做完功课都会练仰卧起坐,练得身上全是肌肉,我们看他挺累,劝他歇歇他都不听。
通过踢球解决了“小升初”难题的闫泽显然给了闫爸爸一个惊喜,同时也让闫爸爸对闫泽未来的人生道路有了更多想象。“闫泽的学习成绩现在来看还不错,自主学习自主训练,我们积极支持。以后他走什么样的路,关键看他自己的选择。”
跟闫泽比起来,四年级的彭昊天则是一个刚刚学习踢球的新兵。但作为校足球队第二梯队的队员,他的训练任务也比较繁重。除了课间休息用来踢球外,还有下午放学后的技能训练、晚上做完作业之后的体能训练以及周末的自发性联谊赛。
虽然有时候训练比较累,还免不了受伤,但彭昊天依然坚持了下来。因为对于他来讲,熬过了最为艰苦的“北海集训”,现在的辛苦都难不倒他。
原来在今年1月初,苏虎街实验小学组织20名队员前往广西北海足球训练基地进行了为期20天的训练,彭昊天也是其中一员。
因为从来没离开过父母,彭昊天的集训经历比较惨:饭菜不合胃口、不会洗衣服这些都是小事,关键是没有妈妈的陪伴他根本无法入睡。于是在参训2天后他开始给妈妈打电话闹着要回家。
“好在彭昊天最终坚持了下来,现在已经成为了我们表现最好的队员。”教练员王涛说。
而对于自家孩子的表现,彭昊天的妈妈也特别欣慰,她不仅一次地感谢当时陪伴在孩子身边的老师,并由衷感受到孩子的成长和蜕变,“不娇气了,有担当了,真的长大了。”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苏虎街实验小学校长张莉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足球试点改革带给学生的改变:“通过比赛让孩子们学会团结协作争取胜利,哪怕失败也能面对挫折。它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让孩子们更富有朝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