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浙江新闻
37岁女子做人流没能醒过来 疑是人流综合征引起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5-04-02 08:58:01

  宋先生今年31岁,老婆李女士是四川人,已经37岁了,两人都在东阳工作,结婚一年多,一直想要个孩子。今年1月份,李女士怀孕了。在老家,她就特地去做了B超,确定不是宫外孕后,全家人都等着孩子的到来。

  可前几天,李女士出血了,到东阳市妇幼保健院一检查,说是枯卵,也就是死胎,得流产。

  原以为只是个小手术,谁也没想到,李女士走着进去,却再也没从手术台上下来。

  家属:

  走进去做个流产手术,人怎么就没了?

  事情要从3月25日说起,当天,李女士出血了,第二天,夫妻俩就到东阳市妇幼保健院检查。

  医生检查后,说李女士怀的是枯卵,通俗说,就是胚胎着床后,在发育过程中停止了,算是个死胎,必须流产。

  3月27日,李女士就住进了医院,药流了两天。3月29日早上,医生说要做手术流产,下午2点左右,李女士自己换上拖鞋,走进了手术室。

  本以为只是个小手术,没想到,3点05分,宋先生等来了一张病危通知书,3点35分左右,已经是第三张了,他换上手术服,进了手术室。看到躺在手术台上的老婆,他腿都软了,“她手都凉了,是那种尸凉。”

  事后,宋先生从医生和病历了解到,手术是2点15分开始的,7分钟后,老婆心脏骤停;经过抢救,2点半,心跳恢复到60~70次/分钟,可8分钟后,心脏再次停掉……接下来,任凭医生怎么抢救,都无力回天。

  “她只是去做个流产手术,居然人就没了……”老婆的离开,宋先生难以接受,“我拿病历去问了老家的医生,他们说很可能是麻醉出了意外。”

  院方:

  推测是人流综合征,不排除麻醉意外

  对于李女士流产死亡,东阳市妇幼保健院叶副院长说,事后许多医生也研究讨论过,推测应该是“人流综合征”,是子宫手术刺激迷走神经兴奋引发心脏骤停。事发时,医院请了上级医院的专家参与抢救,不幸的是没有抢救成功。

  叶副院长介绍,医院每年要做6000多例人流手术,人流综合征遇到过,但人没救回来还是第一次。至于李女士为什么遭遇不幸,他推测有3个原因:

  1、李女士精神紧张,她以前长过子宫肌瘤,做过手术,医生告知她手术风险会增大。

  2、怀孕80来天,时间太长,一般来说,怀孕60天以内的人流相对容易。

  3、她属于稽留流产,也就是“枯卵”,来医院时胚胎死在子宫里有一段时间了。

  叶副院长说,这些都给手术带来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

  至于宋先生质疑的“麻醉意外”,叶副院长也不排除有这个可能性,他建议宋先生可以请医疗鉴定委员会来做鉴定。

  目前,医院正和宋先生一家做协商。

  专家:

  人流综合征发生率挺高,孕妇过于紧张会增加危险

  为此,记者也请教了金华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范伟荣。在他看来,人流手术中患者突然死亡,主要原因有3个:

  1、人流综合征。

  2、怀孕月份比较大,羊水栓塞或肺栓塞了。

  3、麻醉意外。

  听了记者的转述后,范伟荣也推测,李女士死亡最大的原因,应该是人流综合征,因为如果是羊水栓塞或者肺栓塞,患者会有挣扎迹象。

  范伟荣查阅了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最新版《中华妇产科学》,里面提到了人工流产综合征,这是指流产手术时,受术者突然出现行动过缓、心律失常、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头晕、胸闷等一系列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发生昏厥和抽搐。而引发的原因,常与孕妇情绪紧张、宫颈扩张困难、过高负压或强烈的子宫收缩等因素有关。

  据了解,我国人工流产综合征的一般发生率是12~13%,但是死亡的很少见。

  至于预防方法,范伟荣说,孕妇能做的,就是不要太紧张,而医生在手术时,要轻柔一些等等。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作者: 记者 侯明明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浙江诚源律师事务所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企业资讯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