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夫妻做完试管婴儿失联 医院每年大量胚胎无人领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5-03-09 09:07:39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放宽,很多夫妻都希望能抱上“双宝”。在江苏省人民医院生殖中心昨天的三八妇女节咨询活动中,该院生殖医学科刘嘉茵主任医师告诉记者,现在该中心每天都有夫妻为生二胎来解冻冷冻的胚胎,同时,每年也有数百个冷冻的胚胎无人“认领”。

  每年数百冷冻胚胎成无主胚胎

  “目前不孕不育在大城市的发病率大概为10%-15%,其中大部分通过健康教育和治疗都能怀上孩子,真正需要人工干预的,约占5%。”刘嘉茵主任告诉记者,去年省人民医院生殖中心试管婴儿方面做了近6000个周期,这个数量以每年20%的速度增加。在这些周期中,至少有一半成功孕育出了宝宝,一半的胚胎被冷冻保存。目前储存在省人医生殖中心的冷冻胚胎数量已达到了十万数量级。现在生育政策逐步放宽,几乎每天都会有夫妻为生二胎来解冻胚胎。

  “做试管婴儿成功了,宝宝顺利出生,多余的胚胎就被冻在了生殖中心。时间长了,可能就被遗忘了。”刘嘉茵告诉记者,冷冻胚胎需要每年支付一千多元的费用,有的做试管婴儿的夫妻来自全国各地,生完孩子后可能换了住址或电话,就“失联”了。这些“无主”冷冻胚胎,一年有数百枚。

  疑问

  遗弃胚胎算遗弃罪吗?

  遗弃胚胎算遗弃罪吗?刘嘉茵表示,现在法律上还没有这样界定。虽然在做试管婴儿前所签的协议上就写明一年以上不联系,就视作放弃胚胎,但是对这些“无主”胚胎,他们仍会尽力联系“父母”,然后请示医院伦理委员会,定期对“无主”胚胎进行销毁,销毁前也会登报说明。

  选择冻卵的多是恶性肿瘤患者

  “在我们这里冻卵的,绝大多数是较为年轻的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因为肿瘤的治疗可能要放疗、化疗等,对身体有大损伤,对生育能力也有影响,因此在治疗前先冷冻卵子。”刘嘉茵主任说,这样的病例,省人民医院生殖中心做了很多例,有的冷冻的是卵子,有的冷冻的是卵巢内含卵泡细胞的皮脂层。

  疑问

   “剩女”能随意冻卵吗

  如今在国内一些大城市,“剩女”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担心以后生育力不从心,不少女性也希望能够提前冷冻卵子来为以后生育做储备。

  未婚女性冻卵,技术上虽然比冷冻胚胎复杂一些,但也是很成熟的技术了。但是这涉及到非常复杂的伦理问题,比如多大年龄可以用卵、以后要是用完冻卵却没有怀上宝宝该怎么办等,所以目前国家对未婚女性冻卵还没有明朗的态度。

  提醒

  做试管婴儿生双胞胎?

  这种想法要不得!

  生育政策放宽后,不少家庭都想抱上“双宝”,对做试管婴儿的夫妻来讲,一次植入2枚甚至3枚胚胎,一方面可提高成功率,一方面万一怀上两个,一步到位,岂不是省时省力?刘嘉茵特别提醒,这样的想法其实很要不得。

  “从自然上来讲,人就是单胎繁殖的动物,双胎在自然状态下100人中不会超过两个。”刘嘉茵主任告诉记者,所有的教科书上都将双胎视为高危妊娠,从2004年开始国外也将双胎列为了试管婴儿的并发症。这是因为双胎妊娠会给产妇带来一系列巨大的负担:胎盘容易出问题,在代谢上更容易产生妊高症,子宫被撑太大后大出血的几率也会增加等等;而对宝宝来说,双胞胎宝宝多数都是早产,体重不足,身体和智力发育也容易受影响。

  刘嘉茵说,“所以我们对试管婴儿是否成功不是仅仅追求成功率,而是要满足5个方面:单胎、足月、活产率、健康,同时过程中妈妈也要尽量舒适,对卵巢条件较好的女性,我们会推荐尽量做刺激较少的少卵周期。”比如在每个用药刺激周期用药减少1000个单位,平均取6-7个卵子,每次只植入一个胚胎。如果不成功,再进行下一次植入。

  “这样的做法可能牺牲了一点时间,但是妊娠率一点都不会下降。”刘嘉茵主任表示,相较于传统试管婴儿一次取大量卵子的强刺激,这种微刺激方案可以减少对母体的损伤,也能提高卵子的质量,对妈妈和宝宝都有好处。

来源: 扬子晚报 作者: 吴倪娜 杨彦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浙江诚源律师事务所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企业资讯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