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别让网上抢红包冷了身边的亲情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5-02-16 09:41:31
  核心提示:春节发压岁钱红包,原本是一种传统习惯,寓意吉祥吉利,在互联网时代却被赋予了新的形式、新的功能。春节前夕,支付宝、微信微博、陌陌、手机QQ、百度钱包纷纷开启“抢红包”活动,玩法也千变万化。而春节期间,最大的红包应当是亲人团聚。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在你面前,而你在低头看手机”。怎样避免科技进步带来的“情感疏离现象”,看来应当引起社会重视。

  变化:互联网赋予传统年俗新的含义

  互联网“红包大战”再次升级。与2014年相比,2015年红包大战可谓百花齐放,各大社交网站争先推出红包,而用户们也是抢得手抽筋。婚嫁、过节送红包,这种传统的习俗,逐渐被网络时代赋予新的含义。如今,在网络上抢红包,成为逢年过节的“新风俗”。

  实质:抢红包就是商家争夺用户的手段

  毫无疑问,抢红包就是商家争夺用户的手段,希望通过提高登录频率以增加用户使用黏性,也在年末对用户有所回馈。

  形式:抢红包是用无聊对抗无聊的一场游戏

  对于用户来说,则应该以平常心来看待抢红包活动,这不过是一场游戏。以游戏的心态来对待抢红包,想想打“地鼠”还能收红包,或许就不会被一些莫须有的理由影响了心情。

  原因:用户心理需求+社交属性+好玩元素

  微信红包开发负责人、腾讯财付通产品总监吴毅表示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年关将近,大家对抢红包有比较强的心理需求;二是微信作为一种社交工具,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它更贴近于真实世界的人际关系和社交属性。三是在设计这个产品时考虑到了一些好玩的元素,比如“拼手气群红包”,让每个人拿到的红包都是随机的,这样拆开时就会感觉到一种意外的惊喜。

  内涵:IT产业与年俗文化的密切结合

  一方面,这显示出IT产业与年俗文化密切结合诞生出的新的消费和生活方式。在人们多年来习惯了电话拜年、短信拜年之后,或许可以预料,今年“抢红包”将成为过年好友互动、欢度新春的新方式。另一方面,“抢红包”在熟人、朋友圈里派发小零钱,图的是春节的喜庆气氛,成本不高,欢乐不少,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是新年移风易俗的“红包”。

  评价:节日里的一把“鸡精”

  ——有网友说,“曾经单调的回家路,就这样变成了可用红包数丈量的距离。”

  ——有人调侃,“‘抢红包’是春晚导演冯小刚搬来的救兵。”

  ——有网友说,“散不起财,就散散对朋友的问候与祝福”。

  ——它至少能成为今年春节的一种“新年俗”,让春节多几分新鲜乐趣,让相熟的朋友一起嗨。

  注意:娱乐之余注意自身信息安全

  这样的娱乐,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信息安全。比如,自己的账户、手机号码、银行密码、身份证信息等,如果这些重要信息一旦被网上黑客盗用,或被后台系统泄密,很有可能被一些图谋不轨的人利用,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心态:理性看待网上“抢红包”

  一定要分清主次,网上“抢红包”,毕竟是一种大众化的网络活动,没必要深陷其间,而要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和事业当中。切不可沉溺其中,荒废了正事。其三,网友们即使要参与,也要抱着一颗平常心待之。能中奖当然好,不能中奖也没必要耿耿于怀,怨天尤人更是无益,姑且还是把它看成生活中的一种调剂罢了。

  重视:最大的“红包”是身边的亲情

  春节期间,最大的红包应当是亲人团聚,亲情是最要紧的。如果年轻人为了抢红包而当低头族,那无疑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正如前几年网络上流行的段子所说的: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在你面前,而你在低头看手机”。怎样避免科技进步带来的“情感疏离现象”,看来应当引起社会重视。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浙江诚源律师事务所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企业资讯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