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快递业又遇“春劫” “不打烊”有点难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5-02-15 10:01:45

  核心提示:随着春节脚步的临近,快递业又闹起了“用工荒”,关乎国计民生的快递业再次遭遇一年一度的困境:一方面,各种年货快递包裹蜂拥而至,另一方面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快递员大批返乡。虽然几大快递公司明确表示“全年无休”,但实际上部分快递公司或停发快递,或延迟发送快件,有的还上调了快递服务费。种种迹象表明,快递业正经历“春劫”的严峻考验。

  2月13日,山西太原,邮政工作人员正在处理各类快递包裹。随着春节即将来临,社会民营累快递公司纷纷停止了营业,各类包裹只得涌入邮局,使得包裹暴增。中新社发张云摄

  快递进入“春节模式”

  120万快递员约二分之一返乡

  而随着一些快递员返乡,一些地方快递派送出现延时现象。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节前高峰中已存在一些民营快递将业务转包给大型快递企业的现象。

  据记者调查,快递龙头——顺丰快递全国约有34万员工,其中约有20万为一线快递员;申通快递全国约有20万员工,其中一线快递员工超六成。总体来看,全国在节前约有二分之一的快递员要返乡。申通快递北京公司负责人熊军说,目前北京网点员工返乡率已从前几天的三分之一上升到二分之一,估计本周末会达到返乡高峰。

  潮水般的货物流vs归心似箭的快递哥春节难解快递“结”

  春节渐近,网购“剁手党”们乐开了花,还没焐热的年终奖转化成一个个的快递包裹;漂泊在外的游子们也希望在这个时刻聊表心意,将携带不便的礼物和年货寄给远方的亲人……它们都将源源不断地汇聚成货物洪流,经由遍布城乡的物流网点和线路,送到等待的人手中。此时人们消费的不仅是实物商品,还有快递物流服务。

  但正当人们等待着快递小哥把快递包裹送到他们手中之时,快递小哥的亲人们也在家中等待着他们。这就是快递市场的纠结之处,也是一道难解的行业命题。

  部分快递公司年关掉链子“全年无休”或名存实亡

  春节临近,快递公司又成了市场关注的焦点。春节期间快递公司收不收件?快件会不会延迟?这些问题都是“网购达人”们急切想知道的问题。中新网IT频道了解到,部分快递公司虽然在公告中表示“全年无休”,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些快递公司实际或已停止收件。

春节快递该不该歇?

  快递春节“坎”折射市场两面性

  每到春节前,快递该不该歇业的话题总能引起热议,快递春节到底该不该休息?毕竟,与承担普遍服务的邮政公司不同,快递企业没有保障基本通信的职责,提供的仅仅是商业服务。快递企业其实和小饭馆、理发店一样,春节要不要休息、休几天都应该由企业自己说了算。

  其实,只要有市场需求,自会有企业愿意提供服务。事实上顺丰速运、EMS已主动实行全年无休多年。这两年,为了赢得好口碑,春节留人值守的企业也越来越多。如果想让更多快递企业春节照常营业,不妨用脚投票,平时发快递专找春节不休息的企业,诱惑更多企业全年无休。

  听听他们怎么说

  消费者张瑶:快递属于服务业,就应该全年无休,而且应该保证春节期间服务质量不下降。快递休息,既影响电商销售,不利于刺激经济;又影响人们网购,不利于保障民生。

  快递员小赵:我也想回家过年!可是老板希望我能留下来,我不好意思拒绝,前两年我都回家了,今年也该轮到我了,不然以后咋在这儿干啊。

  顺丰速运相关负责人:我们实行365天不歇业已经有几年了。不仅一线收派员,中转中心、业务调度、高级管理层都有人坚守岗位。每年春节也确实都有客户发件。身为现代服务业的一分子,既然有这个市场需求,我们就应责无旁贷地提供服务。

  菜鸟网络相关负责人:春节期间网购的人少了,大量的商家就歇业了,快递业务量也会较日常大大减少。因此,我们鼓励快递公司根据订单情况适当预留人手值班。

  国家邮政局相关负责人:我们鼓励企业合理调配资源,尽最大努力满足市场需求,通过为消费者提供更好服务而增强竞争力。

  江苏省快递协会会长陶伯刚:九成以上快递从业人员来自外地,高强度、低福利让他们缺乏归属感,不放假几乎不可能。“其实,休不休假折射的是行业深层次问题,快递业应尽快转型升级,建立起完善的用工制度和服务标准。”

来源: 新华地方 作者: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浙江诚源律师事务所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企业资讯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