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中,因为群众对网络问政平台上的答复不满意,缙云县某街道吃了“黄牌”,在当地引起不小反响。原来,有位居民在迁移户口时,相关资料齐全,社区却迟迟不开证明。该居民通过缙云“问政直通车”网络平台咨询,7天后收到街道回复:“请具体说明您要办理的事项,街道将通知社区了解调查。”面对如此简单的答复,网友跟帖表示不满意,认为答复太慢且未能解决问题。
缙云“问政直通车”开通以来,已有7家单位因为答复群众不及时、不到位或部门间推诿、踢皮球,先后被口头告诫、亮“黄牌”。这让入驻“问政直通车”网络平台的83家单位负责人和网络发言人紧张起来。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搭建这个网络问政和民生服务互动平台,是为了及时了解群众诉求,释疑解惑,帮百姓解决急事难事,不能成摆设、不容开‘空车’。”缙云县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针对个别单位的敷衍应付心态,“问政直通车”开通伊始,就加强对答复情况的监督,落实惩处机制,将各单位答复、线下解决问题的情况纳入年终综合考核。
目前,该平台实行专人值班,将网民的诉求在20分钟内以短信或电话形式告知相关单位网络发言人,网络发言人根据内容及时、有针对地回复。一般性问题要求在1个工作日内回复,特别重大或特别敏感的问题,要求在两个小时内作出初步回复,并随时跟进。缙云县有关部门每月底进行梳理,对逾期未作任何回应或回复简单敷衍的单位,发出督办“黄牌”。如果吃到3次“黄牌”,则启动效能问责。
线上答复及时,线下办事更要给力。由于与群众生活联系紧密,缙云县公安局已收到上百件咨询或投诉。县公安局网络发言人章勋感受颇深:“线上线下联动必须齐头并进。即使网民的问题相似,也要有针对性地答复,不能把‘标准答案’贴上去。”对全县480多名公安民警来说,网络问政平台成了一张严密的监督网。
据悉,截至今年1月底,缙云县“问政直通车”网络平台总点击量超过45.3万人次,日均访问量超过1700人次,共收到网民提问1004件,已回复996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