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浙江新闻
环卫工15年春节未回家 城管局倡议少放烟花爆竹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5-02-07 13:45:23

  董于清,杭州拱墅区的一名普通环卫工人,平时负责清扫湖墅南路(文晖路至沈塘桥路)这段。这个路段有个公交车站,开往杭州城站火车站的155路公交车在这里有站点。这段时间正值春运,每天都有不少人提着大包小包等车去火车站。看着他们,董大姐心里有一丝难过:这个春节,她又不能回老家了。

  据统计,杭州主城区目前约有1.2万名环卫工人,其中位于城北的拱墅区就有2700多名。和往年一样,他们中约九成今年要留守在杭州过年。

  昨天,拱墅区城管局发起一个倡议:给这些春节不回家的留守环卫工人一份温暖,从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少放烟花爆竹,不乱丢垃圾。让这些忙碌了一年的城市美容师也能轻松一下,早点回家过年。

  做环卫工人15年

  没有一次回家过年

  董于清今年46岁,四川人,在杭州做环卫工人15年了。

  董大姐上的是早班,每天早上5点上班,下午5点下班,中间有3个小时休息时间。由于家住得远,她每天清晨4点多就起床,匆忙吃个早饭后就往湖墅南路赶。

  到了上班地点,先是一轮普扫,然后再查漏补缺,看看有没有遗漏的烟头、纸屑。每天的普扫,董大姐都能扫出半个三轮车的垃圾,里面多是路人丢弃的瓜子壳、烟头、废纸、饮料瓶。“比起前两年,现在的垃圾已经少很多了。”董大姐说,这还得多亏你们媒体,经常在广播、报纸上宣传环卫工人在快车道上捡垃圾的危险,现在马路上的垃圾比原来少了1/3。

  董大姐现在一家三口都在杭州,老公在工地上当木工,女儿22岁,也在杭州工作。因为董大姐工作的关系,三个人15年没有回老家过年了,今年春节,他们依旧是三个人在杭州过。

  董大姐说,老家还有老爸、婆婆两个老人,她也想陪他们过年。可是大家都回去了,马路就没人扫了。“而且我老家路远,一来一去在路上的时间就要五六天,太耽误工作了。还不如让那些家离得近、有急事的同事回去。等过完年,他们都回来了,我回去也不晚。”

  尽量别去大马路上放烟花

  环卫工人清扫有危险

  李敏,今年40岁,江苏连云港人。现在是杭州博伟清洁服务有限公司莫干山路(石祥路—余杭交界)这个路段的清洁班组长。在杭州做环卫工人的10多年时间里,她有8年没回老家过年。

  这么多年没回去过春节,有经济压力的因素,更多还是因为工作实在走不开。莫干山路两侧的商铺众多,年初五是个燃放高峰期,“有时候初五一天的工作量是平时的两倍。要是碰到下雨、刮风,那爆竹屑就更难扫了。”不过,李敏听说今年杭州春节烟花被限制得更紧了:燃放天数从4天变成3天,传统意义上的初五迎财神这一天也不许放了。“估计今年的压力会轻一点。”

  同时,她呼吁大家,尽量不要在大马路上放烟花爆竹,因为车来车往,环卫工人上路清扫会有危险性。

  九成环卫工人留杭坚守

  暖心活动不会停

  据拱墅区城管局统计,今年春节期间,拱墅区有九成环卫工人坚守工作岗位,不回家过年。为了感谢他们的留守付出,拱墅区城管局这两天也启动了一系列的环卫暖心活动:

  2月10日,他们会为一线环卫工人送上一台演出,让环卫工人们在工作之余,享受一顿丰富的文化大餐;此外,他们继续倡导有条件的单位能够设立环卫爱心休息点,让环卫工人能够有进屋歇脚喝热水的地儿。

  另外,拱墅区城管局还梳理出了10位生活比较困难的环卫工人,为他们组织募捐。目前,已经有爱心人士捐赠了共约3万元。还有好心人送来了羽绒服等爱心礼物。

  这些环卫工人中,大多都是自己或者家人身患重病的。如果你也想为他们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具体可以加一下拱墅区城市管理局的微信号“GSQCSGLJ”查看他们的资料。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作者: 通讯员胡秀清记者孙晶晶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浙江诚源律师事务所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企业资讯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