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老渔民再“下海”:城市化进程中的“老人与海”新故事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5-01-23 09:22:21
  观察海面,撒网,起网——曾经的老渔民张金发,在“洗脚上岸”10年后,依然手法熟练。只不过,他现在“下海”,并非为了从事海上养殖或出海捕鱼,而是指导参加“休闲垂钓旅游”的都市白领们体验垂钓捕鱼的乐趣。

  10年前,当时已经50多岁的老张靠海吃饭已大半辈子了。2006年开始,在厦门环东海域整治中,老张和几万渔民兄弟一起结束了海边养殖的历史。当时,老张还是“东海域退养第一人”。

  为了还厦门东海域一片清澈的海水,老张他们作出了个人的牺牲。老张说,“社会、政府有需要,个人做牺牲是应该的”。

  不过,环东海域整治启动之前,老张2005年就开始筹备结束养殖之后的新出路,他打算开办一家休闲垂钓旅游公司。为此,他自费到广东、澳大利亚等地考察,“我们一辈子都在海上,还是在海上工作比较安心。”

  10年来,他开办公司,先后购置4条游船,还承包了宝珠屿,开发海上旅游项目。“上岸”了的老渔民,再“下海”,讲述了一个“老人与海”的新故事。

  在宝珠屿这座无人海岛上,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次子陈厥祥曾建宝珠塔纪念自己的母亲。岁月流逝,宝珠屿一度破败不堪。而张金发上岛,将宝珠屿整治一新,还建起了陈嘉庚文化陈列馆,作为海上休闲游的一个组成部分。

  如今,游客们登上张金发专门定制的游艇,可以在老张和几位老渔民的带领下,既饱览厦门海上风光,又垂钓撒网,享用自己钓起或打捞的海鲜;最后,还能登宝珠屿,与历史名人来个邂逅。

  “10年下来,我往里面投了不少钱,还有几位失地失渔乡亲投资入股,让我觉得责任更重了。”其实,现已60多岁的老张并不缺钱,他儿子开工厂,生意不差,“养老也够了”。但是,作为厦门休闲渔业的试点,他想为失地失渔的乡亲们摸索一条转岗创业之路。

  今年30岁的小许是老张公司的员工。他说,退养后,由于渔民们文化低,找工作并不容易。小许来到老张公司后,考上了船长证,“虽然收入比讨小海的时候少,但能学到不少东西”。

  除了送失渔乡亲去培训考取船长证,老张还培训员工们当导游,“给游客讲鱼讲海产品,他们都在行,但还要学习更多知识,能给游客讲海沧大桥、讲厦门港,讲陈嘉庚、郑成功,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厦门”。

  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像老张和他的同伴这样的失地、失渔农渔民不在少数。在他们失去了原来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基础后,如何引导他们走上新的就业创业路,无疑是政府需要面对的问题。

  老张说,创业以来,厦门市海洋渔业局、集美区政府以及其所在的侨英街道等都鼎力支持。2011年6月,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出台了《厦门市休闲渔业船舶试点实施方案》,老张的厦门环海湾休闲垂钓有限公司成了试点。集美相关部门还出钱为老张编制宝珠屿旅游规划。

  厦门都市休闲渔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希远了解到老张的故事,也无偿提供西堤码头让老张的游船临时停靠,还免费为老张提供办公场所。

  老张希望失渔农民能得到政府更多的支持。“渔民的船有油补,我们转岗的渔民搞渔船,如果也能有油补,经营压力就会小很多”。

  为了自己和失渔兄弟们的休闲渔业梦,65岁的老张如今很忙,“虽然项目刚刚开始盈利,但我相信能为渔民兄弟找到一个前途,一个未来的希望”。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作者: 记者 陈悦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浙江诚源律师事务所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企业资讯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