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出席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的衢州代表团召开全体会议,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预算报告。省政府党组成员毛光烈参加审议并指出,面对经济新常态,衢州要继续做好生态这篇大文章,着力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经济发展上下功夫,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努力培育新的增长点。
审议现场气氛热烈,陈新、陈锦标、方健忠、鲍秀英、鲁玲、涂志惠、王晓宇、徐荣新、翁有良等代表纷纷发言,一致认为省政府工作报告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文风朴实,总结成绩实事求是、有理有据,分析问题清醒透彻、直言不讳,部署工作重点突出、举措有力,充分体现了省政府一贯以来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对我们做好各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建议将衢州作为‘浙皖闽赣四省交界生态旅游实验区’的先行启动区,鼓励先行先试”、“在特色小镇培育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因业制宜”、“加快水资源战略储备工程建设”、“加强新常态下贸易摩擦的研究,进一步优化外贸环境”……代表们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培育壮大生态经济、加快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加大现代农业扶持力度、规划建设特色小镇以及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意见建议。
毛光烈表示完全赞同李强省长所作的工作报告,感谢衢州各级党委政府和全市人民对省政府及他本人工作的理解支持。他说,2014年是非常不容易的一年,是各种矛盾交错、各种压力加大、各种挑战加剧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挑战,衢州狠抓生态建设、经济转型,在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集聚区体制机制改革、“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招商引资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探索了新的发展路子,呈现出许多新的亮点,尤其是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信心很足,精神状态很好。
毛光烈指出,新常态下,衢州要把培育新的增长点放在首位,继续做好生态这篇大文章,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发展生态经济。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劳作方式,利用物联网、机器人等技术发展设施农业,大量减少用工、减少面源污染。要大力发展生态工业,改变落后的工业制造方式,导入大数据管理等方式,努力实现生态循环“零排放”。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促进百姓增收致富。要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规划建设特色小镇,推动产城互促、产业发展、环境优化。
市委书记、衢州代表团团长陈新表示,今年衢州工作的主基调就是抓紧抓紧再抓紧、落实落实再落实,围绕打造生态屏障、建设幸福衢州,深化“一个中心、两大战役”,抓好“五水共治”、“四件大事”、“三改一拆”等重点工作,把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一项一项落到实处。要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坚持生态屏障和生态经济一起抓,主动对接省里培育发展的七大产业,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农业转型、旅游转型、城乡转型。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努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全面深化法治衢州建设,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扎实开展以践行“三严三实”为主题的大抓基层组织年活动,加强基层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打造“三民工程”升级版,深化延伸“第一书记”工作法,力求把基层党建抓出特色、抓出亮点、抓出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