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浙江新闻
浙医儿院新院区夜门诊挂号排起了长队 仍有家长去老院区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5-01-20 08:30:47

  昨天傍晚6点,位于杭州竹竿巷的浙大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湖滨老院区,门口破天荒地没了拥挤的队伍,门诊楼里也少了人来人往的热闹。

  昨天傍晚5点,浙医儿院夜门诊和夜间急诊正式“搬家”。和20天前浙医儿院启用滨江新院区相比,这次夜门诊夜急诊的搬迁,牵动了更多家长的心。

  老院区·探访

  不知道夜门诊搬迁,匆匆带女儿来老院区挂盐水

  昨天傍晚6点多,记者来到浙医儿院湖滨老院区。老院区门口的车子少了,但还是有一些家长开车匆匆赶来——最近是流感的流行季,一些家长带着感冒发高烧的孩子来看夜门诊。

  浙医儿院在省内和杭州有很强的口碑,许多家长就信这块牌子,孩子有什么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家医院。上周,医院通过各种媒体,向市民广而告之:1月19日晚上5点之后,夜门诊和夜急诊都将搬迁。可是,还是有家长漏看了这些信息。

  “已经来了十多个家长了,我们只能告诉他们赶紧到滨江院区去,或者到附近的医院就诊。”湖滨老院区门口的保安,指了指岗亭边的易拉宝,易拉宝上写着1月19日开始搬迁的消息。保安说,从上周开始,医院就在门诊楼放了这些易拉宝,提醒家长注意。

  虽然有很多的提醒措施,从河南来杭州工作的楼先生一家还是没有看到这个消息。记者昨天在老院区遇到楼先生和妻子,他们抱着孩子、推着婴儿车从门诊楼走了出来,生气地对保安说:“你们医院怎么可以这样?昨天还可以挂盐水,今天就不让挂了?在医院贴张纸就算通知我们?”保安也只好无奈地说:“报纸和电视都发消息了,你们怎么没有看?”

  因为刚好要去浙医儿院滨江院区,记者就邀请楼先生一起走。

  楼先生的妻子说,女儿佳佳是第二个孩子了。一天前,2岁的佳佳因为得了咽颊炎,在基层医院看不好,就来浙医儿院就诊,医生让挂几天盐水,没想到第二天就碰上了医院夜门诊搬迁。

  “我们家住在九堡客运中心附近,从那边打车到老院区就花了70多元钱,到滨江新院区就更花钱了。”楼先生的妻子说,自己家境也不宽裕,看病都是自费,为了节省开支,两个孩子中的一个已被送回老家了。

  不到20分钟,总算赶到了新院区

  从城区往滨江去,路况还不错,不到20分钟,就到了滨江院区。

  下车时,夫妻俩都有点糊涂了:新院区太大了,下车的地方是住院部,夜门诊又在哪儿?

  记者来过几次新院区,就领着他们转到了门诊楼。晚上7点,门诊大厅挂号处已排起了长队。看着比老院区大许多倍的门诊大厅,夫妻俩又犯难了,手里握着的是已经付好款的盐水收费单,该去哪里挂盐水?

  记者领着他们上了二楼,一直走到了输液区,夫妻俩抱着女儿终于挂上盐水了。

  奔波了1个多小时,楼先生的妻子说:“新院区比老院区环境好,但是交通太不方便了。”为了帮助他们能尽可能地省下打车钱,记者告诉他们,可以乘坐地铁到滨江的新院区看病,来之前还可以通过12580、114等方式预约号子,就会省下许多麻烦。

  晚上8点多,记者再次返回湖滨老院区,看到又一辆载着患儿的车子从医院门口掉头,直奔滨江院区。

  就诊请看清各种告示

  昨天,记者在浙医儿院新院区转悠了一圈发现,二楼普通内科和方便门诊的等候区坐满了人。晚上7点多,普通内科叫号已到140号,急诊区域叫号到了20多号,急诊以创伤外科的孩子多见。据新院区的一名保安说,新院区夜门诊的高峰一般在晚上7点之后。

  因为刚刚搬迁不到1个月,目前,新院区许多区块的指示标志还没有到位。记者看到,在急诊和门诊区域放置着各种易拉宝用作指示,在就诊区的墙面及玻璃门上也贴着一些告示,提醒家长们注意。

  比如在急诊区域,就竖着这样一个易拉宝:“各位家长,夜间17点至1点,雾化吸入、肌肉注射、皮试、肛拭均在一楼急诊诊疗区诊间治疗室进行。”

  浙医儿院门诊办公室主任汪天林提醒家长们,请看清院区内的各种提示,以防走错。

  新院区·提醒

  晚上9点之前有10名医生坐诊

  “因为两个院区的功能定位不同,老院区的医疗配置上不如新院区全,夜间如果发生什么意外,新院区的医疗力量支持更好。出于医疗安全考虑,医院才决定要进行夜门诊和夜急诊的搬迁。”汪主任说。

  据了解,每天傍晚5点之后,新院区开始夜门诊和夜急诊。9点之前,新院区都有10名医生在坐诊,6名是专家,其余4名也是高年资的医生,一楼大厅挂号,二楼门诊大厅就诊。9点之后,就诊区域主要放到急诊楼内,医生减少到6名;凌晨1点之后,还有2名医生坐诊。

  新院区停车比老院区要便利许多,所以如果晚上孩子突发疾病,可以选择到新院区就诊;如果路途太远,可以选择就近的医院先进行紧急处理,再转送到新院区。

  附近医院儿科夜间接诊量增幅不大

  浙医儿院老院区的夜门诊和夜急诊正式停止,之前有很多人猜测,会不会因为有些家长觉得跑滨江太远,从而导致杭州市儿童医院及市区其他综合性医院的儿科夜门诊和急诊出现突然暴增的现象?

  昨天傍晚6点,距离下班时间已过了1个小时,杭州市一医院门诊办公室主任、儿科专家盛文彬到食堂简单吃了点东西,又匆匆折回儿科门诊。考虑到近两个多月来,科室里的医生们已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昨晚他没忍心在每晚2个夜门诊医生的基础上加排班,因为值夜班的医生第二天一早都要正常上班。

  晚上8点,距离夜门诊结束还有1个小时的时间,挂号系统的数字刚超过120,盛文彬看这个数字较近1个月来夜门诊的平均数只是略有增加,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不过,当他再转看急诊的挂号情况时,晚上8点已排到将近300号,比平时增加了有两三成,据值班医生说,有好几位患儿家属一进诊室就说是去了浙医儿院(湖滨院区)看不了才转跑过来的,还好这样的增幅情况还在他们的预计之内,总算还能应付得了。

  差不多的情况也发生在杭州市儿童医院,他们从昨晚开始又增加了一位夜班医生,从原先的6人增加到7人。

  “从前半夜的情况来看,夜门诊和急诊量没有很大幅度的增加。不过光从一时半会的情况也不能判断今后的变化,我们还会继续观察。”杭州市儿童医院院办相关工作人员说。

  延伸

  儿科医生呼吁家长改变就诊习惯

  “我们医院儿科晚上不开夜门诊,我们建议家长尽量白天来看病,晚上是处理急症的。”浙大一院儿科副主任王春林说。

  浙医二院也开设了儿科,不过主要放在滨江院区,晚上也没有夜门诊。

  在离浙医儿院湖滨院区不远的浙江省中医院,儿科主任中医师丛丽说:“我们医院的儿科晚上有特需门诊,但我不希望广大患儿家长蜂拥而来。”丛医生说,现在全国儿科医生缺口有20多万,夜间来看门诊的人大约七成不需要急诊,真心希望患儿家长也能理解一下医生,尽量白天就诊,而且白天医院的科室也比较全,医生也比较多,对于患儿看病来说也更便捷。

  “我们希望家长们能改变就诊习惯,小病在基层医疗机构处理,夜急诊是处理突发疾病的患儿,如果大量非急症的患儿涌入,会挤占那些突发急症小患儿的看病资源。”浙医儿院急诊科副主任杨子浩希望大家能了解急诊的就诊范围,不要什么病都来看急诊。

  浙医儿院滨江院区在急诊楼内张贴了急诊内科就诊范围,我们也把这些范围转述给大家,希望大家能给突发急诊的小患儿们,让出生命的通道:

  1.外院120转来的急救病例;2.各种原因引起的惊厥及昏迷者;3.出生28天内的新生儿及早产儿;4.各种中毒及意外者,包括药物及食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溺水、触电等;5.各种类型的休克者;6.心肺复苏后和需心肺复苏者;7.脏器功能衰竭者;8.大出血者,包括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呼吸道出血等;严重贫血、血红蛋白低于60克/升者;9.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10.哮喘持续状态者;11.癫痫持续状态者;12.各种原因引起的严重呼吸困难、缺氧者;13.各种原因引起的严重心律紊乱者;14.各种原因引起的中重度脱水者;15.体温升高,肛温≥39.5℃者;16.体温≤36℃者。

  浙医儿院滨江新院区住院部已开设新生儿、ICU、呼吸内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眼科、口腔科、骨科、创伤外科、烧伤整形科、神经外科、普外科、外科腔镜中心、普外科、新生儿外科、胸外科、肿瘤外科、心脏外科,而湖滨老院区大部分专科已搬到滨江,仅保留血液科、泌尿科、肾内科、康复科、风湿免疫科、儿保科。

  根据医院对两个院区的功能定位,医院临床重心将逐步转移到新院区。2月1日开始,湖滨院区门诊量保留3000人次左右,不再开设耳鼻喉科、胸外科、心脏外科、骨科、脑外科、整形科这几个专科。请家长们一定要看清楚。

来源: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作者: 记者 黄淼君 何丽娜 编辑: 徐夏莉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浙江诚源律师事务所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企业资讯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