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墨迹天气”显示衢州多云。到了廿八都,天空却飘起了小雨。导游王彦说,现在是淡季,这样的天气游客会相对少一些。
“你们是沿着枫溪水,走着浔里街,到了花桥村。”花桥村村支书杨俊明笑着迎上,看得出心情不错。去年底,花桥村被住建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等七部局联合公布为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无疑,这是全村人收到最好的新年礼物。
还有个好消息,是村河道整治将要动工。这项工作2012年就启动,最难的是与沿河83户农家协商。当天,最后一户人家同意了。
杨俊明感慨道,最终说服那户主人家的,是河道整治后,村文化礼堂门口将成为村民“红白喜事”的专用场地。“还是村里的老传统起了作用,传统文化可以凝聚人心。”
杨俊明的话,引起了游客袁乃夫的兴趣。袁乃夫是中国插花花艺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花卉协会零售业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大陆唯一的国家一级插花技师、花艺资格评定委员会专家。去年五一节期间,他与廿八都匆匆一别,随后代表中国去日本参加亚洲花艺比赛,获个人第七的好成绩。
“你看,左右边的插花各有讲究,‘梅兰竹菊’寓意四季平安,而装花用的瓶和缸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在花桥村文昌宫后殿的走廊顶上,一左一右有两幅画,让袁乃夫连连惊呼。对中国式插花有独到见解的他,一直致力于挖掘和弘扬传统插花艺术。在他看来,这有着127年历史的廊画,对中国花艺乃至东方花艺界都有重大意义。
“廿八都是一座‘活着’的古城,有传统文化的根。”袁乃夫说,因历史原因,国内有关传统花艺只在碑刻、木刻和书画中少有留存,像廿八都这样保存完好的廊画,除了故宫有见过,在全国其他古镇都没有。说话间,袁乃夫给我们看他朋友圈里的一片点赞。
杨俊明介绍,文革中整座文昌宫是村里的粮库,因此得以保存。他欢迎袁老师这样的艺术大师,多做文化挖掘,让廿八都随传统文化的传播而走得更远。
站在廊画下,袁乃夫久久不肯离去。他说茶道、花艺是和“丝绸之路”一起走向世界的,亚洲的东方式花艺都源于中国,但传统花艺在中国近乎失传。这几年,他走遍了国内知名古镇,希望能挖掘和重振传统花艺。“廿八都完全可以举办一场中国式传统插花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