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到了,不知道有没有人经济条件一般,但特别需要质量很棒的棉拖鞋。我们这里有一位老奶奶,手工做了90双,想把它们送给最需要的人。”昨天,钱报热线96068接到了杭州兴隆社区的电话。
这位81岁高龄的奶奶名叫周金花,别看她年纪大,文能做棉鞋,武能抓小偷。
从2007年至今,她已经制作了2000多双棉拖鞋,从最开始送给邻居亲戚,到社区的贫困家庭,街道敬老院的孤寡老人,区福利院的残疾人,再到在杭就读的汶川地震灾区学生,都收到过她送的棉拖鞋,大家都亲切地叫她“棉鞋奶奶”。
呢子料、两层海绵
棉拖鞋能穿四五年
周奶奶这次送的90双棉拖鞋,男士女士各一半。男士鞋底43码,黑色、棕色为主;女士鞋底42码,以大红色、玫红色为主。鞋子都是一抹色的,周围用黑色拓边,干净清爽。
鞋面选的都是上等的呢子料,有一些是家人送来的,比如穿过的半新半旧的衣服。但也不是所有的旧衣服都适合做成棉拖鞋,布料要牢、紧,不能选那种有弹性的,容易踩破。有时候,找不到理想的布料,周奶奶就会骑自行车去秋涛路的“破布头”市场淘货。
棉拖鞋保不保暖,最重要的就是鞋底了。周奶奶的棉拖鞋底部纳的是两层海绵,“我用的都是20元一米的比较高档的那种,有些店里的棉鞋用的海绵是11元一米的。我这种很软有弹性,剪裁出来还很厚实、不易变形,因此特别保暖。”周奶奶招呼记者把手伸进鞋里,立刻就有一种暖暖的感觉从指间传来,摸一摸,鞋子针脚细腻,周奶奶听到记者的表扬,笑着点头:“嗯,穿上4、5年都不会破的。”
每年花费1000元
做上240双棉拖鞋
鞋面做好,要先和躺底缝合,再与鞋底缝合。加起来1厘米厚的橡胶鞋底,要用针线穿透,对耄耋之年的周奶奶而言实在不易。你瞧瞧,周奶奶的双手总是红通通的,上面都是老茧和死皮,摸上去粗粗糙糙。
可她一点也不在意,每年,她都要买4筒海绵,每筒6米,总共24米,做240双鞋,再加上布料等开销,总共要花掉1000元左右。而这些钱,全都是周奶奶从退休工资里省下来的。
不仅如此,周奶奶家为了堆下这么多材料和鞋,已经变成了一个储藏室。东面3平方米的房间,堆着各种布料、袋子和箱子;西面被隔成了南北两间,能堆东西的地方都堆满了棉拖鞋的半成品,连床上也只留了够躺一个人的空间。家里变拥挤了,老人却觉得很充实。每天,她都会坐在家门口缝鞋面、纳鞋底。
不仅批量送鞋
还送定制款
周奶奶出生在战争年代,辛劳了一辈子,为什么晚年不安心休息,而要这么辛苦地给大家做棉拖鞋呢?“我就是闲不住,想好好回报社会。大概2007年的时候,电视上说敬老院的老人冬天过得困难,我就做了200双,联系电视台的人,送给敬老院。”从此以后,周奶奶就开始源源不断送出棉拖鞋了。
周奶奶送鞋,不仅批量送,还送定制款。
去年,家住下城区的一位残疾老人委托子女给周奶奶写来求助信,希望周奶奶能为他特制一双棉拖鞋。周奶奶马上骑车赶到老人家里,为他量尺寸、备材料,紧赶慢赶,终于在寒流之前将棉拖鞋送到了老人手中。
周奶奶有二子一女,特别孝顺,经常带着周奶奶出门旅游,台湾、韩国、日本都去过。子孙满堂的周奶奶讲起她那漂亮可爱的外孙女,更是喜笑颜开。
最重要的是,全家人都很支持她做棉拖鞋送给有需要的人!
穿针缝补、值勤抓小偷
身体棒热心肠的她样样在行
除了手上功夫了得,周奶奶的视力也一点没因为年纪大而下降,她常常帮邻居缝个衣服、棉被,翻丝绵衣、丝绵裤什么的。
不仅如此,身体健康的她,腿脚灵便、声音洪亮,是兴隆社区“黄哨子红袖章群防群治”志愿者队伍的一员,曾经抓过三个小偷。有一回,她正在院子里干活,看到一个小年轻鬼鬼祟祟地在小区里晃悠,她于是偷偷跟在后面,并及时制止他去抢一位戴着金项链、金耳环的老太太。
现在,只要她戴着红袖章在社区里转悠,看到可疑人物一声呵斥,小偷还没动手就被吓跑了。
“身为社区志愿者,我觉得除了睡觉时间,就应该一直保持值勤状态。”周奶奶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看到社区街巷哪里有卫生死角,她马上汇报给社区;若是下雨,她便会吆喝邻居们出来收衣服、被子……这样的事情真是数不胜数,随便找个兴隆社区的人,都能跟你说上一段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