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浙江新闻
浙北-福州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投运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12-29 08:44:50

  12月26日,浙北-福州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浙北-福州工程是国家电网公司继晋东南-南阳-荆门工程、淮南-浙北-上海工程之后,投资建设的第三个特高压交流工程,是华东特高压交流主网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我国特高压电网大规模建设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

  浙北-福州工程于2013年3月获得核准,2014年12月投运。工程包括四站三线,起于浙江的浙北变电站(扩建),经浙中、浙南变电站,止于福建的福州变电站,变电容量1800万千伏安,全线双回路架设,全长2×603公里。

  清洁能源大通道

  福建的水电,多年来一直是浙江的电源之一,但以前两省间只有电压等级较低的500千伏电网相连,送电能力有限,线损也大,以前很多年份福建电网丰水期电力外送受限,只好忍痛弃水。而福建、浙江近期正在建设的沿海核电项目,更需要通畅的电力输出通道,浙北-福州工程正是解决了这一难题。为核电的安全运行和可靠送出创造良好条件。

  “十二五”期间,浙江、福建沿海区域将建成多个大规模核电群,单个核电群规划装机规模均在600万千瓦以上。福建和浙江沿海是我国台风、风暴潮等自然灾害高发区域。浙北-福州工程联接浙江、福建两省主要核电基地,依靠强大的相互支援能力,能够为核电的安全运行和可靠送出创造良好条件,是保障电网安全的根本措施。

  浙闽电网新通道

  浙北-福州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这个浙闽电网间新通道,大幅提升华东电网的网内交换能力,可以充分发挥特高压电网优化资源配置作用。

  此前,作为华东电网中的两个省电网——福建与浙江电网联系薄弱,亟需加强联网通道建设。预计2015年福建电网将出现电力盈余400至1000万千瓦。工程建成投运后将提高浙江与福建联网输电能力,错峰、调峰、跨流域补偿、余缺调剂等联网效益显著,2015年、2020年分别可获得错峰、调峰、和互为备用效益160、220万千瓦,提高紧急事故支援能力240、330万千瓦。建设浙北-福州工程,近期输电能力达680万千瓦,远期输电能力可提高到1050万千瓦以上,特高压电网优化资源配置能力将得到充分发挥。

  此外,工程建成后,在浙江新增浙中、浙南两个落点,供电萧山、绍兴、金华、温州等钱塘江以南主要负荷中心,形成贯通浙江南北的电力交换平台,优化浙江省内能源资源平衡。

  电网安全新纽带

  浙北-福州工程作为我国的第三个特高压交流工程,能加强华东电网接受区外输电的能力,增强华东电网安全稳定水平和抵御严重故障的能力。

  建设坚强的交流电网是直流馈入系统正常运行的根本保障,在建设直流工程的同时需要同步建设特高压受端电网,为系统提供电压、频率稳定支撑,提高电网严重故障后潮流转移能力。

  浙北-福州工程是华东特高压主网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与已投运的淮南-浙北-上海工程和正在建设的淮南-南京-上海工程一起,为华东远期接受外来电力创造条件。浙北-福州工程建成后,浙中、浙南特高压站分别联系宁东-浙江、溪洛渡-浙西直流落点,对保障特高压直流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福建与浙江联网双回500千伏线路大部分处于同一走廊,山区地形复杂,台风等自然灾害频发。浙北-福州工程建成后,福建和浙江电网形成特高压和500千伏共2个通、4回线路联系,能有效增强抵御台风、冰灾等自然灾害能力,大幅提升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 通讯员 吴仁坚 李韵 记者 张帆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浙江诚源律师事务所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企业资讯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