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Gucci中国代工工人超时加班 工资仅意大利工人1/10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12-29 08:37:31

  东方网12月29日消息:“意大利时尚品牌古驰(Gucci)近日被曝其在中国的代工厂存在工人加班严重超时的现象,对此古驰公司表示,鉴于有媒体曝光中国工人严重超时工作的问题,公司将加强对供应商的管控。

  包括古驰在内的很多号称原产国制造的国际奢侈品为什么出现了中国代工厂?尽管产品出自于中国代工厂,为什么又都不愿承认与中国代工合作?”

  日前古驰(Gucci)被曝其在中国的代工厂存在工人加班严重超时的现象。据国外媒体报道,古驰一家分包商的负责人表示,他们为古驰加工手袋的中国工人每天要工作14个小时,而规定的用工时长仅为4个小时。这位负责人称,古驰公司很清楚自己违规用工的问题。他还表示,他们公司会以24欧元的价格将手袋出售给古驰公司,但在古驰的店面这些手袋的售价却高达约1000欧元。

  古驰屡次被曝中国“血汗工厂”

  其实这已经不是古驰头一次出现这种事情。早在2001年,曾有5名离职员工“血泪控诉”古驰深圳旗舰店是“血汗工厂”。他们表示,古驰深圳旗舰店通过100多项行为规定限制员工:喝水要申请,上厕所要报告,甚至怀孕7个月员工仍要上夜班。对此,古驰中国贸易有限公司上海总部公关部随即做出回应,称对相关投诉做了详尽的调查,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撤换有关的管理人员及店铺主管等。

  古驰毛利率高达60%

  有奢侈品代工厂管理人员介绍,一款价值10000元人民币的古驰新款皮质包,在欧洲大概价值700欧元。其成本构成中,布料约需50欧元成本,加上铆钉、纽扣、拉链等材料,一款皮包总价不超过90欧元。而且他表示,古驰公司一直宣称其皮包都是在意大利纯手工制作,但其实大部分款式都是海外代工完成整个生产环节,每件皮包加工环节的成本都不超过4%。他称在国内市场价值10000元的古驰包出厂加税成本约4000元,因而毛利率可高达为60%。

  号称原产国制造实际出自中国代工厂

  在奢侈品品牌出现的“血汗代工厂”背后,其实也引发了新的话题:这些都号称是原产国制造的海外大品牌为什么出现了中国代工厂?而在实际生活中,尽管产品的大量工序甚至成品本身就出自于中国的代工厂,但绝大多数国外的奢侈品品牌都不愿承认与中国的代工合作。绝大多数海外奢侈品品牌的柜员在推销商品时都强调产品是来自原产国直接进口,而不愿与中国代工企业沾上一丝联系。

  一位皮革行业专家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很多国际知名品牌就开始陆续到中国沿海地区寻找生产基地,很多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历史的海外老品牌都逐渐把制造加工环节落在了中国。“人们都知道意大利皮具出名,但要知道意大利的人工非常贵,普通的技师按小时计费就要20至25欧元,资深的要到30至35欧元,而且一旦雇佣即终身制,工人享受的福利甚至也要达到工资的一倍,成本可想而知。”这位皮革行业专家告诉北青报记者,很多知名的意大利皮具工厂里往往没有多少工人,顶多就像我们中国的作坊。“但你想想,每年那么多顶级品牌的皮具源源不断进入中国以及世界的专卖店,只靠这十几、二十名工人就行吗?”

  皮革专家:国内纯手工水平超过欧洲

  而在中国的工厂里,即便近几年人工成本快速上涨,但基本也只是意大利工人的十分之一。也正因此,目前在我国的江浙、福建、广东一带都已经形成了产业链非常完整的皮革代工加工基地。这位皮革行业专家告诉北青报记者,确实有一些海外奢侈品皮包就是中国制造。但出于种种原因,这些海外奢侈品牌并不愿意承认他们通过代工厂生产,也不愿粘连上“中国制造”。他们更愿意“原厂进货”、“纯手工打造”的神话。

  这位皮革专家指出,很多所谓手工制造也是不可能的,以皮革缝制为例,再优秀的皮匠也不可能把针脚缝得像机器做的那样整齐。曾担任广东省商业联合会鞋业皮具产业合作委员会副主席的杨叶林经常走访亚洲以及欧洲的代工厂,在他看来,欧洲所谓的纯手工的水平,其实在广东很多工厂里都能达到,甚至比欧洲的工人技术还要好。

来源: 北京青年报 作者: 编辑: 徐夏莉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浙江诚源律师事务所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企业资讯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