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医疗健康 > 卫生健康
这些年被我们丢掉的好习惯 看看你还保留了几个?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12-23 14:03:54

  饭桌上亲切地交谈,全家围坐一起看电视,安静地读几页书……你是否怀念这样的场景?生活水平的提升让我们的习惯发生了变化,但不是每种改变都对生活产生积极、健康的影响,有些好习惯反而离我们渐行渐远。本期《生命时报》通过官方微博调查,选出了6个已经被我们丢掉的好习惯,呼吁大家重拾它们。

  早睡

  晚上9点、10点,曾是不少人的就寝时间,如今,凌晨才睡却成了常态。《生命时报》的调查也发现,超过八成人有晚睡习惯,仅有16.1%的人每天在晚上11点以前睡觉;11点到12点睡的占31.39%;12点到凌晨1点睡的占33.91%。在北京朝阳医院睡眠呼吸疾病诊疗中心主任郭兮恒看来,熬夜已经成了一种社会常态,尤其是年轻人。人们晚睡主要是因为夜生活丰富,晚上娱乐项目多,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流行病”。

  不过,熬夜对健康的危害巨大。美国抗癌协会的调查表明,每晚平均睡7~8小时的人,寿命最长;每晚平均睡4小时以下的人,有80%是短寿者。“熬夜的直接危害就是让人白天容易疲劳、精神不振;皮肤受损,容易提前老化;还会影响内分泌,免疫力也会跟着下降;若长期熬夜,更会出现失眠、健忘、焦虑不安等精神症状。”郭兮恒说,不同年龄段的最佳睡眠时间不同,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最好保证每天睡5.5~7小时;30~60岁成年人,每天睡7小时左右;13~29岁的青年人每天要睡8小时左右。

  写字

  曾几何时,写一手漂亮字是令人无比钦羡的技能。但随着数码产品的普及和信息网络的发达,人们渐渐扔掉了手中的笔,“提笔忘字”的情况也屡屡发生。《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83%的人承认有“提笔忘字”的经历。同时,超过七成人表示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手写机会不多。调查还发现,“提笔忘字”的危机具有弥散性,它既体现在成年人中间,也表现在青少年学生身上。

  实际上,写字少了不仅流失文化,更不利于健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发现,写字可强化学习过程,储存和内化接受信息,记忆更牢靠并提高学习效率,而打字会影响学习过程。更为重要的是,写字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全面提高健康状态。发表在《精神疾病治疗进展期刊》上的研究显示,写字的好处不仅会在短期内显现,而且也能让人获得长期回报,如改善情绪,提升幸福感,减轻压力等。除了平时抓住写字的机会外,如果你习惯用右手写字,不妨试着换左手。偶尔改改自己的用手习惯,可以使大脑得到更多锻炼。

  面谈

  曾经上课、开会时都会窃窃私语的我们,现在能抱着电脑或手机玩一天,且一言不发。科技的进步,本是为了让沟通更便利,却使得人们更加孤独,变得不爱交谈了。

  美国社会学家米勒·麦克皮森说,手机、无线电话等现代通信设备使得传统社交模式变得“不那么重要”。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看来,如果你在和家人、朋友交流时,总是三心二意,看看电视或摸摸手机,会让对话产生“延迟”,使对方觉得你缺乏诚意,进而影响人际关系。因此专家提醒,每天要留出一定时间和家人交流,除了必要的工作之外,少用电脑、打手机。平时多培养自己沟通的技巧,多和现实中的人去接触。

 

  读书

  读书多少曾是衡量一个人身份的重要指标。但现在,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节目,让太多的年轻人放下书本,坐到电视、电脑前。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调查发现,2012年中国人纸质图书阅读量仅为4.39本,远低于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与此同时,电视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中国居民文化消费倾向问卷调查”显示,“看电视”以62.6%的支持率位居第一。《生命时报》联合新浪网健康频道进行的调查也显示,尽管有81.4%的人认为看电视“久坐不动影响健康”,但还是有近1/4的人每天看电视时间在5小时以上。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与心理测评系主任迟毓凯认为,以前的人读书不仅是为了学习,这还是种娱乐放松的方式。但现在电视的乐趣明显大于读书,但电视看太多造成的危害也不少,如睡眠质量下降、青少年肥胖等问题也十分明显。迟毓凯呼吁,要把看电视的时间分给阅读。德国研究发现,13~15岁是培养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读书应从孩子抓起。

  

 [1] [2] 下一页
来源: 人民网-生命时报 作者: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浙江诚源律师事务所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企业资讯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