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与上海有着不解之缘。她出生在上海、长在上海,她的文学生涯是在上海起步,她的电影创作是在上海发端,她的初恋也是在上海开始和结束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上海成就了她。知道她的,凡她的便称为好,好得无法用语辞来形容,只能用叹词和摇头表示其好;不知道她的,一点不知,她的名字听起来普通到俗,使未闻其名其人者不由会反问,她是谁?
张爱玲
她的名字叫张爱玲,一个她母亲为她报名上学时匆匆起就的名字,却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用刀刻过般的名字。历史就是喜欢开这样的玩笑,许多人是时间愈久,愈被遗忘,张爱玲则是愈来愈被记得。那些关于她的故事永远讲不完,今天小编就带你重走张爱玲的上海足迹,品味她的传奇人生。
常德公寓
常德公寓
常德公寓伫立在南京西路和常德路的十字路口,底楼外淡粉的墙面用作家陈丹燕的话来说,是“被刷成了女人定妆粉的那种肉色,竖立在上海闹市中的不蓝的晴天下面”。这里原来被唤作“爱丁堡公寓”。
张爱玲从香港回到上海,便搬进了爱丁堡公寓,这座建筑可能是近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因为在这里张爱玲完成了两炉《沉香屑》,《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还有那部被傅雷称为“我们文坛最美收获之一”的《金锁记》等一系列在我国文坛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作品。
爱丁堡公寓一如张爱玲的衣服,不是什么华贵的料子,却自有一番惊艳在里面。就是在这六楼的阳台,写下了《公寓生活记趣》。
常德公寓
同样也是在这个阳台,她曾和胡兰成肩并肩眺望着那红尘蔼蔼的上海,看那西边天上的余晖未尽,看那云隙处清林遥远,看着那赫德路两旁的梧桐树,诉说着似乎永不完结的话语。就是那曾经的阳台上,才子佳人在夕阳的倩影里,“桐花万里路,连朝语不息。”
如今常德公寓的门口,张贴着一张“私人住宅,谢绝参观”的告示。可见络绎不绝的张迷们让这里的住户好不困扰。从门上的玻璃窗内望去,还可见刷上了绿油漆的奥斯汀电梯。再往上望,只见灰色的墙面和带弯角的阳台,整装建筑仿佛蒙上了一层雾,一如张爱玲给人的朦胧感。遥想当年,张爱玲站在阳台上,看世间纷繁,听声声电铃。现在,时常有人坐在常德公寓边上的咖啡馆,静静的等待现在上海的如张爱玲般冷漠知性女子的出现,抑或有机会能够邂逅或者爱上这样的女子。
【贴士】
地址:静安区常德路195号
常德公寓楼下的千彩书坊是一家张爱玲主题咖啡馆,一页书纸一杯咖啡,便是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