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衢州新闻
柯城区市场监管局2014年度食品安全工作亮点纷呈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12-17 11:26:40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12月17日讯 今年来,柯城区市场监管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各级政府关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全面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理清思路抓重点,创新举措抓亮点,着力提升食品安全工作水平,为今后各项食品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是依托责任网络建设,夯实基层监管基础。该局将食品安全基层责任网络建设作为本年度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格按照区政府《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基层责任网络建设工作的意见》要求,配合辖区内15个乡镇(街道)、2个管委会完成网格的设置和协管员的配备、培训等工作。与此同时,加快步伐于10月底初步完成基层9个站所的机构、人员的设置工作。有效解决了该区多年来基层食品安全无抓手的问题,充实了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力量。

  二是探索有效监管措施,提升食品保障能力。第一,严把市场准入关口。制定了行政许可一次性告知、现场审核、信息公示等多项制度,不断提升许可管理程序化、规范化水平。截止目前,该局共审批餐饮服务许可事项554起。第二,加大抽检抽验力度。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了早餐店面制品、学校餐具、自制月饼等专项抽检,其中早餐店面制品共抽检65批次,其中抽检合格36家,不合格29家,合格率55.38%。学校餐具共抽检28家学校280批次餐具,合格183份,不合格97份,合格率65.36%。对抽检不合格相关单位已立案予以查处,并对餐饮具抽检不合格的学校负责人进行约谈。第三,加强学校食品安全保障。组织开展校园周边流通领域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等多项专项整治行动;积极推进千万学生饮食放心工程,加强与区教体局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克服工作推进中存在困难和问题,提前完成本年度工作指标。(学校食堂B级以上的占比达52.6%,城镇管网接入率达88.5%,学校统一配送或定点采购率达100%,品牌超市进校园占比达54.6%。)

  三是强化企业自律意识,落实食品主体责任。第一,强化主体责任。召开食品安全工作会议,与全区主要涉食企业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企业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开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约谈,其中约谈违法违规企业负责人76人次,保健食品,督促其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建立食品安全信用“红灰黑名单”制度,公开发布了灰榜名单2家。第二,强化培训教育。先后召开了新版“无铝食品添加剂安全使用”、保化行业从业人员、学校食堂规范化管理。对近500余家餐饮、保健食品企业进行了培训,有效提升了企业的自控能力。第三,强化示范带动。组织开展了“阳光厨房”、省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单位、省级保化示范单位、食品安全电子化管理示范单位等活动,有效建立食品示范引领机制。目前已开展各类示范创建30余家。

  四是广开各类宣传渠道,营造人人参与社会共治氛围。一是自创《hello ok胶囊》、《新包公断案》、《药监之歌》等一系列优秀文艺节目,在近几年的“安全用药月”、“食品宣传周”等活动中进行了公开演出,受到群众的青睐。二是在衢州交通音乐电台开辟“食话药说”专栏,每周一、周三首播、周二、周四重播,对食品药品安全资讯、政策解读等进行报道,目前已播出100余期;在广电报开设“柯市监管在行动”专栏,每期用半版篇幅宣传食品药品监管动态和知识,目前已刊出50余期。三是开展食品安全四个“你我”、“食品安全知识进校园”、“食品安全宣传周”等一系列活动20余次,举行食品安全知识讲座10余次,接受群众咨询800余人次,发送食品知识短信1000余条,发放宣传资料1万多份。

  此外,该局还继续以“兰花义工服务模式”为向导,推行街道义工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模式,联合街道、社区的义工们开展了“我执法,你参与”、“我宣传、你传递”等活动;继续以“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为契机,探索大学生志愿者参与食品监管模式,与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联合开展“十个一”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进校园等活动20余次,争创人人参与的社会共治氛围。

来源: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作者: 编辑: 刘彩娟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浙江诚源律师事务所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企业资讯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