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房产频道_2013 > 住在衢州
新政对我市楼市有何影响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12-17 08:42:48

  上周二,我市出台楼市新政,新政落地一周,市场各方对新政的反应如何?连日来,记者从市区几个售楼部进行了采访。

  “楼市新政策出台后,售楼部已见看房者稍有增多。”市区一楼盘销售经理介绍,衢州房地产新政策落地后,他们售楼部第一时间积极回访了有效客户,向购房者传达政策新信息,这几天里,有购房意向的客户也到售楼部再次对楼盘进行了细致的了解。

  在市区一些售楼部内,记者也注意到,一些购房者进入售楼部后,多数会向销售员再次咨询政策内容。市民陈女士告诉记者,上周二,新政策出台的消息刚发布,就过来具体了解政策中关于住房公积金的贷款内容。“政策对购房者的心态有些影响。”西区一楼盘的毛经理说。

  那么,新政对楼市的作用有多大?记者采访了开发商、购房者及业内人士。

  开发商说

  建工房开销售经理黄华:此次新政在土地供应上进行总量调节,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刚需购房者,又对困难房企提出一定的扶持政策……楼市新政策对市场将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经过10月份,市区几个楼盘以价换量策略的影响,普遍购房者对市场信心不足,且衢州市场成熟度还不高,购房者对楼盘品质、价格等方面的判断存在,市场尚需要一个接受过程。他预计春节前后,如果能再次迎来降息或降准,几个政策叠加将发挥更大作用,从而改变市场风向。相对而言,这段时间或是购房的最佳时机。

  豪信房开策划经理余宁:衢州新政的落地可以看出政府希望对房地产市场的不良现状进行改善,从政策的长期作用看,市区商品住宅用地统一管理等政策内容,可以说是“规划先行,控制为先”,对今后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发展,及后市的平稳健康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市场化对去化商品房存量及激活二手房市场有很大作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无疑是对购房者有着利好作用。政策的长远作用有待市场经过今后一段时间的蓄客期才能爆发正能量。短期来看,市场上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仍将面临一些震荡。

  业内人士说

  观点一:衢州市房屋库存量大供应量大是多年来一直存在的状况,而决定房价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供求关系。政府这次政策采取控制房地产开发用地供应总量、供应时序和供应结构,就是为了从源头上解决房屋供应量大的问题,相信这条政策效应会在后市变化中逐步体现出来,发挥出强力的调控作用,改变衢州迫切需要改变的“供大于求”现状。

  观点二:新政内容同时提及了对困难房企的扶持政策,如“优化房地产业服务环境”、“加强市场监管防范风险”等内容,房地产开发企业确有经营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可经市地税部门批准,延期缴纳税款。减轻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压力;再者,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对尚未施工的项目提出户型结构调整,在不改变容积率、建筑密度等土地出让规划指标的前提下,相关部门应及时予以审批。这有利于帮助房地产开发企业也能供应适销对路的产品。

  对存在风险隐患的在建或已预售房地产项目,应建立政府、房企、银行、承建商的联动协调机制。这一政策对存在风险隐患的企业进行帮扶,同时也能够更好的维护购房市民的利益。

  购房者说

  陈女士:我是属于改善型购房者,楼市调控政策收紧了,工薪阶层想换房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今年“930”政策出台,首付降低,有了改善住房的机会,10月份就买了一套房子。后来又听说住房公积金政策或许也会有新政策,为了等住房公积金政策落地,办理贷款的时间一拖再拖,现在政策落地,心里的石头也终于落地了。新政策对我们这些确实需要改善住房的购房者是个利好消息,减轻了首付压力。

  毕小姐:刚毕业在衢州买了一套单身公寓,原本是计划慢慢改善住房条件,没想到限购限贷政策相继出台后,想买房得凑六成首付,利率还上浮,相比之下,现在的调控政策更加合理,不会误伤刚需购房者。

  小俞:住房公积金贷款应该给赞,首次置业的刚需购房者也得到了政策的支持。如果买90平方米以下的商品房可以首付20%,双方最高可贷80万元,刚需购房者也可以在品质好的小区选择小户型房。

来源: 衢州新闻网-衢州日报 作者: 记者 祝春蕾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浙江诚源律师事务所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企业资讯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