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的丰华清是一位的普通的村医,但也是一位好丈夫。妻子突然摔伤时,他倾尽所有为其求医;妻子瘫痪在床后,他无微不至地照顾,真情相守,不离不弃。面对家徒四壁的困境,他担起重担,从容面对,从不言败。别人说他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真情演绎着人间大爱,他说这是做人的本分,让老伴过得好一点是他的责任。他是柯城区九华乡妙源村一位普通的农民,是2014年11月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推选的“最美衢州·身边好人”。
厄运突然降临幸福家庭
丰华清的家说不上富裕,但却是其乐融融,幸福美满。上个世纪六下年代,当时22岁的丰华清因为有点文化,便被村里选派到了石梁区医院学习医术。回到妙源村以后,成了一名赤脚医生,从此开始了他的亦农亦医的生活。改革开放后,他在自己村里开起了一家卫生服务站。凭着娴熟的医术,卫生服务站让他没得空闲。如今,儿女们都已成家立业,他和老伴傅卸妹安享着晚年幸福生活。
2013年4月19日下午,丰华清遭遇了他人生的转折点。这一天,他像往常一样给村民看病。突然,一位村民气喘吁吁地跑来告诉他:“快点快点,你老伴倒在竹林里了!”丰华清一听,急忙安顿好病人,飞速奔向自家的那片竹林。眼前的一幕让他惊呆了:老伴仰躺在地上,他连喊数声,却毫无反应。
丰华清在给妻子做了简单处理之后,立即把老送到城里大医院抢救。由于抢救及时,老伴的命是保住了,但是因为脑出血导致偏瘫,老伴胸口以下完全失去知觉。医生的一句话更让丰华清心情沉重:你老伴的余生要在床上度过了。
“当时简直无法接受这个现实,怎么也想不明白,一个好好的人就突然变成了这样。”丰华清至今回忆起来还是一脸痛惜。
照料老伴无微不至
儿女们都在门外打工,召他们回来照顾老妈不太现实,照料躺在病床上的老伴的重任丰华清一个人承担了下来。
刚入院的最初几个月,丰华清几乎天天24小时守候在病床边,不停地跟老伴拉家常,讲老伴喜欢看的电视刷都放了些什么,孙子在学校又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讲儿子们都想着早点回来看她……为了刺激妻子的大脑皮层,他还特意买来了MP3播放器,存了古典音乐和老伴以前喜欢听的老歌。
由于傅卸妹关节僵硬,紧紧蜷缩在一起,医院便安排按摩师每天给她按摩1小时。但丰华清仍觉得不够,便“赖”着按摩师学习技艺,然后自己每天再给妻子按摩两个小时。现在,丰华清每天都要拉着老婆一起散步,有时候老婆不乐意走,他就哄老婆开心,答应给老婆做她爱吃的菜,这才让老婆坚持锻炼。“我老婆现在恢复的算是不错,不过我不能放弃,我要天天陪着她锻炼。”丰华清说道。
每天锻炼的结果是傅卸妹的四肢肌肉得到了放松,关节的肿胀看上去也消退了不少。为了增加老伴的营养,原本从不烧菜的丰华清愣是学会了烹饪。老伴不能像常人一样咀嚼,丰华清就把食物捣碎或捣成汁,用滴管将汁水、酸奶等给妻子喂食。
“其实我弄的东西口感肯定不怎么好,毕竟烧饭烧菜我顶多算个半瓶醋嘛。但老伴不会嫌弃的,还夸我呢。现在我已经会烧鱼啦。”丰华清有点得意地告诉记者。傅卸妹听了,在一旁笑眯眯的看着他,老夫老妻的那份相互关爱、体谅尽在不言中。
年事渐高的丰华清有严重的气管炎,在2011年至2012年间曾住了4次院。不过,为了照顾好老伴,丰华清自己身体有什么不舒适都忍了。为了治病,这几年家里的积蓄已经所剩无几,现在为了救治老伴,丰华清不仅花光了积蓄,还欠了亲戚朋友30万元的债。
“让老伴过得好点是我的责任”
为了更方便地照料老伴,在老伴病情稳定之后,丰华清决定把老伴安置到自己的村卫生服务站,这样他可以一边照顾老伴,一边为村民看病。这里的村民信任他,离不开他,有点头疼脑热的都习惯找他。当然,他这样做也可以为自己增加点收入,因为老伴今后治疗吃药还需要大笔的开支。
丰华清告诉记者,乡里空气好,有利于老伴养病,乡邻们找他也方便。老伴住院四个多月,他挺想念乡邻们的,更加放不下村里的几个老病号。“我这卫生站一个星期看不了几个病人,但总还是有人需要我。村里年轻人都在门外打工,老人多,有个头疼脑热的离不开我的。”丰华清说,村里有个吴大婶,患有慢性盲肠炎,平时有什么不舒服都是丰华清帮她看的。前些天她肚子疼得厉害,丰华清又恰巧不在,邻居就打电话给他了,他回来后发现是盲肠炎急性发作,赶紧帮她进行处置,然后送大医院救治,才没酿成大祸。
“我们这里地方偏僻,万一大家有个不舒服,没人照管可不行。”丰华清对村民们和睦友善,看病时对村民尽心尽责,村民们都看在眼里,都十分善待他。“不少村民给我送点青菜萝卜的,还经常有人来看望我老伴,陪她聊天,对别人好,人家心里知道的。”。
傅卸妹说:“我22岁嫁给他后一直对他很放心,他心眼好,对自己老婆好,对别人也同样好的。不管他是不是被评为‘最美衢州人’,在我心里,他老早就是最好的丈夫了。”
听了这话,丰华清就像小学生听到了老师的表扬,有点腼腆地说:“让老伴过得好点,是我的责任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