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呼格案启动国家赔偿程序 呼格家属至少可获104万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12-16 08:45:41

  东方网12月16日消息:在昨日的发布会上,内蒙古高院新闻发言人李生晨介绍,呼格吉勒图案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被改判无罪,符合申请国家赔偿的条件。新京报记者根据国家赔偿的相关规定,算出呼格家属至少可获104万元国家赔偿。

  李生晨称,昨天上午,在内蒙古高院呼格案再审合议庭送达再审判决书时,已经告知呼格吉勒图的父母,可以依法申请国家赔偿。呼格吉勒图父母提出申请后内蒙古高院将立即启动国家赔偿程序,并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尽快依法做出赔偿决定。

  内蒙古高院呼格案再审合议庭审判长孙炜告诉新京报记者,呼格吉勒图的亲属申请国家赔偿后,内蒙古高院会组建国家赔偿合议庭来负责该案件的赔偿,具体赔偿的相关情况也会向社会公布。

  对于呼格案的国家赔偿问题,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洪道德认为,在呼格案宣告无罪后,呼格吉勒图的家属可以申请国家赔偿,这是他们的权利。

  -释疑

  家属最高可申请36万元精神赔偿

  洪道德称,根据我国的国家赔偿法,再审改判无罪的,作出原生效判决的人民法院为赔偿义务机关。国家赔偿金主要有几个部分,一是呼格吉勒图应赡养的父母,政府应该给予补偿。二是应给予精神抚慰金。三是应当支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总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呼格案基本符合上述特点,所以国家赔偿很可能按照上述几个方面来展开。

  对于呼格案的国家赔偿,按照《国家赔偿法》第三十四条规定:“造成死亡的,应当支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总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对死者生前抚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

  如果以此推断,按照去年我国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52379元计算,呼格家属可得到104余万元的赔偿金。同时,由于呼格吉勒图的父母年事已高,国家赔偿很可能还会支付相应的生活费。

  此外,最高法院今年出台的《关于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审理国家赔偿案件适用精神损害赔偿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具体金额原则上不超过人身自由赔偿金、生命健康赔偿金总额的35%,最低不少于1000元。以此推算,如果呼格案的国家赔偿涉及精神赔偿,很可能家属会得到精神损害抚慰金。按照精神赔偿的上限计算,精神赔偿约为36万余元。

  这意味着如果按照上述计算方法,呼格案的家属可以大约获得104万至141万元的国家赔偿金。

  -相关新闻

  内蒙古高院赵志红是否真凶需审理

  称赵志红案目前还没有法律上的结论

  昨日,内蒙古自治区高院正式向呼格吉勒图家属送达再审裁定,社会关注的呼格吉勒图案最终宣告无罪。

  实际上,呼格案的复查与内蒙古系列强奸杀人案疑犯赵志红的落网有一定关联。

  2005年,内蒙古系列强奸杀人案疑犯赵志红落网,其交代的第一起案件就是呼格案。2006年11月28日,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赵志红案进行一审。据参与此案开庭的一位司法干部回忆:公诉机关当庭对赵志红招认的10起(同一作案现场相邻时间并案处理)强奸杀人案中的9起提起公诉,唯独漏掉“4·9”杀人案。之后,二审没有开庭,赵志红被押回看守所。

  对于赵志红案对呼格案的影响,昨日,呼格案再审审判长孙炜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称,内蒙古高院在再审呼格案过程中,主要是研判呼格案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问题,并没有和赵志红案相联系。赵志红案目前还没有法律上的结论,不能作为呼格案的相关依据。

  内蒙古高院新闻发言人李生晨也表示,呼格案是依据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作出的再审判决。至于赵志红是不是真凶,需要通过赵志红案件的审理依法确认。

  -专家说法

  “赵志红案很可能会重启”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洪道德认为,对于呼格案来说,最终是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来定案,体现了法院系统纠错的勇气,但这并不代表与赵志红有法律上的关联,赵志红是不是“真凶”仍需要法院依法审理判决。

  “虽然从口供上来说,有一定关联,但这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案件,需要在证据上重新确认。”洪道德表示,目前呼格案已最终宣判,预计赵志红案很可能会重启,通过确实的证据来认定赵志红是不是呼格案的“真凶”。在依法审理中,赵志红的口供不能作为定案的主要依据,关键还是要看证据是否准确,如果存在证据不足的情况,就不能认定赵志红是呼格案的“真凶”。

来源: 中青网 作者: 编辑: 徐夏莉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浙江诚源律师事务所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企业资讯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