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衢州新闻
衢州又有了新的地方课本:《最美是我家》新鲜出炉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12-11 08:33:58

学生们正在翻看刚刚发到手的《最美是我家》读本。

《最美是我家》分小学和中学两个版本。

  “原来我们衢州也有中关村!”这两天,衢城小学四、五年级,初二及高二的学生们,陆续拿到了新鲜出炉的新版地方课程读本——《最美是我家》,对近几年家乡的变化发出不少感叹。该读本围绕现代田园城市、国家休闲区、国家东部公园、浙江中关村科技园四个专题,多角度讲述近年来我市“四个一”(一城一区一园一村)建设中,现代化都市活力与经典文化传承完美结合,衢州古城展新貌。

  上周,衢州市教育局正式向全市各县(市、区)学校发放了《最美是我家》读本,这是继2008年我市开发地方课程以来,第一次新增地方课程读本。此读本分小学和中学两个版本,印制了近9万本,在全市小学四、五年级,初二和高二年级中赠阅。

  

  

  

  田园城市、休闲区、东部公园、中关村……

   新课程尽收家乡新变化

  12月9日课外活动时间,记者来到衢州市华茂外国语学校,初二(10)班的学生们正翻看新鲜到手的中学版《最美是我家》。

  记者浏览了一番,封面是映照在绮丽晚霞中的水亭门,封里则是衢州市市歌《最美是我家》的词曲谱。不同于以往《南孔圣地》等地方课程,此次读本内容以专题的方式呈现。“三衢古今”、“现代田园城市”、“国家休闲区”、“国家东部公园”、“浙江中关村科技园”五个专题下还有三个小部分,各自介绍不同的发展情况,小学版则减少了“三衢古今”板块。

    整个读本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将衢城近年来的新变化尽收眼底。小学版更是堪称“海量图片”,光“现代田园城市”一个专题就有50张配图。

   “衢州好漂亮啊!有些地方我们也天天路过,可从来没发现它们这么美。”初二(10)班的李文睿告诉记者,读本里不少家乡美照他都想收藏下来。

  更让学生们大开眼界的,是近年来衢州市的几个“大变化”。中关村入驻家门口,返璞归真的城市规划,生态化城市发展……这些衢州正在大踏步建设的大事,在读本全方位展示下,让学生们觉得既新鲜又自豪。

   “我都不知道我们这里也有中关村,还有国家东部公园、国家休闲区,太厉害了,觉得我们衢州正在蓬勃地发展,越来越现代化,好高大上啊!”学生邓竹恬兴奋地说道,作为衢州人,他感到很自豪。

  地方课程

   给孩子播下乡情的种子

  除了“海量美图”和娓娓道来的发展史外,读本中的课后探究也是十分有趣的实践项目。

  在读本中,每一小部分结尾都有“思考和探究”板块,结合该部分的内容进行实践探究。小学版的第一个探究实践,就是“走一走,画一画”,介绍一位小学生绘制的城市地图,让同学们在周末时约上小伙伴,一起逛一逛衢州城,并尝试绘制一幅有个性的地图。

  走近衢州“五水共治”、在田园衢州来次有趣的旅行、我的衢州休闲攻略……各式各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们跃跃欲试。

   “很有趣,每个都想去做一做。”浙师大附属衢州白云学校五(1)班周子涵告诉记者,他已经开始召集小伙伴,要在周末、假期里照着读本游家乡。

  中学版《最美是我家》主编余洋洲介绍,这次的两本地方课程读本以衢州近年来“四个一”工程的建设为主线,突出衢州地方特色,从中小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阅历和实践能力的实际出发,努力与学生所学的“国家级课程”知识相配套。

   “小学版侧重以图片为主,中学版在一定量直观图片的同时侧重体验和感受。同时,每个专题还设置了探究活动,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余洋洲表示。

   “我们希望通过地方课程,给孩子们心里播种下一枚乡情的种子。”市教育局副局长朱云福表示,除了要了解衢州的历史,更要知道家乡如今的面貌,让学生以探究等方式,拓展对本土的认识、理解和体验。朱云福介绍,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每学期选择合适的主题进行教学,也可由学生自己阅读。

  从2008年开始,我市就开始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开设地方课程。《南孔圣地——衢州》在小学1-6年级开设,《东南阙里》在初一年级开设,《薪火相传》在初二年级开设,《三衢新貌》在初三年级开设,每周安排1课时,全年30-40课时,相关内容作为学科的一部分列入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范围。高中阶段也有专属的地方课程。《话说南孔》和《烽火三衢》分别是衢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为全市高二年级和高一年级学生开发的,《古道千年》则是江山市小学地方课程。2012年,《南孔圣地》经历了一次较大规模的修订。

来源: 衢州新闻网-衢州日报 作者: 记者 吴昊斐 通讯员 姜建华 余君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浙江诚源律师事务所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企业资讯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