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旅游频道 > 风光美景 > 国内
期待第一场雪景降临 西安五大观雪胜地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12-01 10:33:55

  冬日已至,你是否在期待第一场雪的降临。这个冬天第一场雪什么时候降临呢?带着这些期望,小编为您推荐5个西安冬天赏雪景的好去处,和您一起等候古城白雪皑皑的场景。

  1.大唐芙蓉园——皇家园林里的白雪漫步

  大唐芙蓉园是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的文化主题公园,其最大的特点便是仿造了一个唐代的辉煌园林。大唐芙蓉园的精致是无法用语言来言说的,就像是每一幅绝美的风景,是要用心去体会的。

  雪中的大唐芙蓉园,除了皇家的威严与庄重,更平添了一份动人的美丽。纯白的雪花就如一张轻薄的白纱,遮盖住了芙蓉园的每一个角落,漫步其中,恍如仙境,移步换景,美不胜收。如果冬天想要感受雪的魅力,大唐芙蓉园是不可错过的地方。

  2.大雁塔——千年古寺的雪雨风霜

  景区简介:全称“慈恩寺大雁塔”,大雁塔位于大慈恩寺内,始建于公元652年,相传是慈恩寺的第一任主持方丈玄奘法师(唐三藏)自天竺国(现印度)归来后,为了供奉和储藏梵文经典和佛像舍利等物亲自设计并督造建成。

  大雁塔是一座楼阁式砖塔,塔高64余米,塔基边长25米,共有七层,塔身呈方形锥体。全塔采用磨砖对缝,砖墙上显示出棱柱,可以明显分出墙壁开间。附近还有曲江池、杏圆和乐游原等景点。近年来,由于西安市区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大雁塔已倾斜了1米有余。登上七层可以俯瞰西安城区。

  3.兴庆宫公园——如雪般圣洁的爱情天堂

  现今的兴庆宫公园占地743亩,新公园的设计和布局参照了旧址的轮廓。从咸宁路大门入内,广场后有一圆形喷水池,其三面均为湖畔。兴庆湖为人工湖,占地150亩,从橘河引水。湖中靠东水上建有沉香亭,重檐琉璃瓦,可望全湖。湖中靠北另有湖心岛一个。湖畔曲折多变,窄处多有小桥通过。游客可购票划船或垂钓。湖西建有花尊相辉楼、兴庆楼、缚尤堂和南章水柑等仿唐建筑,均沿用唐兴庆宫旧日名。这些建筑雕梁画栋,颇为壮观。

  1978年7月,正值西安和奈良结为友好城市五周年,园内举行了隆重的阿倍仲麻吕纪念碑揭幕式,使其成为了中日友好的象征。园内节假日亦经常有各种展出,极大的丰富了西安市民的生活。

  4.曲江池遗址公园——邂逅盛唐的完美雪景

  景区简介:曲江池遗址公园,与周边的曲江寒窑遗址公园、秦二世陵遗址公园、唐城墙遗址、曲江池遗址公园等,形成1500亩的城市生态景观带,共同构成人文西安的新标志,成为西安实现城市现代化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谐共生的成功典范,为西安市民提供一个人文、自然、休闲、和谐的城市活动区。

  曲江池遗址公园是集历史文化保护、生态园林、山水景观、休闲旅游、民俗传承、艺术展示为一体的开放式城市生态文化公园。曲江池遗址公园有很多表现唐代社会生活的雕塑,布置在全园各处,或草坪,或广场,或山坡,或水滨,甚至在水中。使曲江池遗址公园笼罩在一片浓郁的大唐文化氛围中。雕塑材质大多为青铜或石质。以写实艺术手法为主,使人感同身受。

  5.骊山——看历史在雪中慢慢沉淀

  骊山的人文历史同样深厚,许多历史和典故曾经在这里真实的发生过。周幽王曾为褒姒一笑导致“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周幽王在此建过骊宫,秦始皇时改为“骊山汤”,汉武帝时扩建为离宫,唐太宗营建宫殿取名“汤泉宫”,唐玄宗再次扩建取名华清宫。

  冬天去骊山,不仅可以追思怀古,还可以一边欣赏无边的雪景,一边享受温泉的滋润,是再好不过的养生之旅。

  景区简介:骊山风景秀丽,相传周幽王在此建骊宫,秦始皇时改为“骊山汤”,汉武帝时扩建为离宫,唐太宗营建宫殿取名“汤泉宫”,唐玄宗再次扩建取名华清宫,因以温泉为特征,又称华清池。1982年4月基建开挖地基时发现唐华清宫御汤建筑遗址。经考古专家发掘整理,在4200平方米面积内发现5个汤池遗址,并确认它们分别是莲花汤、海棠汤、太子汤、尚食汤和星辰汤,分别为皇帝、贵妃、太子、大臣的御用浴池遗址。在这些遗址上建成“唐华清宫御汤遗址博物馆”,于1990年10月正式开放。

  

来源: 腾讯大秦网·旅游频道 作者: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浙江诚源律师事务所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企业资讯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