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教育频道 > 交流讨论
热议:国考降温 能否调整年轻人就业期望值?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12-01 10:17:17

图片来源:网络

  话题

  2015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昨日举行。全国共有105万人参加考试,虽然招考人数刷新历史新高,但是本次国考的报名人数和平均竞争比都创下近年新低。国考报名人数5年内首次下降,对此,有的认为国考已降温,有人认为年轻人择业观发生变化,也有人认为与强势反腐有关,国考创新低,能调整年轻人的就业期望吗?(相关新闻详见本报今日3版)

  年轻人对公职的意愿是社会的风向标

  @王昌伟:这是好现象,好开始,说明我们制度已有很大进步,太多的人考公务员不是正常现象。

  @非法操作:年轻人对公职的意愿,其实是社会发展程度的一个风向标。如果年轻人不喜欢奋斗,不去创业,不敢冒险,反而都挤破脑袋去求安稳、求“特权”,求“铁饭碗”,说明这个国家在各方面仍然非常落后。

  @水中飞:这是好事,也很正常。第一,中央反腐的决心众所周知,指望当公务员发财的人清醒了。第二,严厉打击考试作弊行为使一些浑水摸鱼的人却步了。希望公务员考试将一些金钱的奴隶排除在考试之外,就是考试的人再少也无所谓。 

  回归本职,公务员就是一普通职业而已

  @水幕年华:法制健全的那些国家,你去看看,哪有这么多年轻人谁愿意考公务员?工资低,服务不好容易被人投诉。

  @蕙质兰心:当公务员都是冲着体制内的各种福利、隐性收入、退休金、公费医疗、住房、以及孩子上幼儿园、读书的特权等去的,这些本不是一个正常社会对待公务员所应有的特殊待遇。看吧,今后公务员体系一定就是个普通职业而已。

  不是不想报考,而是报考条件限制太多

  @大头:公务员岗位少,难考上,正常收入也不高,因此有的人不想去陪考。

  @溜达猫~:报名人数低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报考条件限制太多,大多数岗位针对村官和三扶一支对象招考,有的要求男性,有的专业太冷门,不是大家不想考,是想考根本报不了。

  国考虽“降温”远未到欣喜时

  降温论

  虽然不能断言所有公务员报考者都抱有当官发财的思想,但都看准了公务员是个保险系数相对较高的“金饭碗”却是不争的事实。

  国考降温,也从一个侧面说明,除了公务员,保障性强的工作职位正逐渐增多。一个国家的民众,尤其是年轻人,不能都把目光放在公务员上面。公务员毕竟是靠纳税人的钱来养活的,一个国家的公务员人数过多,必然造成财政资金的浪费。同时,大家都争当公务员,势必影响社会的价值取向,与其他行业形成人才竞争,不利于社会长远发展与文明进步。

  在美国只有3%的大学生表示毕业后可以考虑应聘公务员。与之相比,我国的国考报考人数还是巨额数字,最热的职位竞争达到2624.5:1,这种状况在其他行业的招聘中根本看不到。这说明,公务员依然是人们争相向往的职业,要让其彻底降温,依然有些遥远,起码远未到欣喜之时。曲征(职员) 

  创新低难说是择业观转变了

  择业论

  国考报名人数罕见创新低,于是有人断定是毕业生就业观念转变所导致的。实话讲很难认同这种观点,说毕业生择业观更趋理性是过于乐观的估计。

  国考人数降低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据人社部发言人分析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是招录机关对招考职位描述更具体、资格条件设置更详细,这就意味着报考的门槛更加严格;其次是考生报名更趋理性;再次是人社部采取了技术手段,注重报名的诚信机制建设,这样不符合条件的报名情况大幅减少,挤出了报考数据虚高的水分。由此可见,国考有所降温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考试更加规范的客观因素。

  事实上,毕业生的择业观往往要在现实面前低头。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大环境下,在找一份稳定的工作都不容易的前提下,理性的择业观显得非常脆弱。

  想要毕业生们树立理性择业观,不唯公务员考试马首是瞻。既需要进一步以反腐高压姿态,清除公务员系统中的灰色收入空间,另外也要注意到企业招工难的现状,引导毕业生调整就业期望值,多关注中小企业或者自主创业。毛旭松(职员)

  无需过度与反腐关联思考

  反腐论

  招录人数增多,报考人数却减少,有媒体故此将今年国考称之为“最容易国考”。更有评论者,兴奋地将此归功于一系列反腐行动的威力。将国考报名人数减少全部归因于反腐,显然并不靠谱。

  不可否认,强势反腐行动压缩了考生对公务员岗位各种不切实际的“好处”幻想空间,那些奔着过官瘾与发财而去的人,可能会减少对公务员岗位的兴趣;但是,对大多数只为谋取一个稳定职业的考生而言,想必不会只因为反腐了就对公务员岗位失去兴趣。将反腐与国考绑在一起做过度阐释,看似在为反腐点赞,实则概念化地理解公务员岗位,刻板化地理解公务员福利,无非是在帮助宣传“官不聊生”的虚假命题而已。

来源: 重庆晨报 作者: 舒圣祥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顾问:浙江诚源律师事务所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企业资讯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