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医疗健康 > 儿童健康
如何及早发现孩子脊柱侧弯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11-26 10:21:42

  长久以来,家长总以为孩子坐姿不正确才会导致脊柱侧弯,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骨科主任徐宏文指出,脊柱侧弯与坐姿没关系,实际上,这个疾病一部分是先天性的,在胎儿时期就能从B超里看出来;另一部分是出生后才出现的脊柱侧弯,这部分患儿常常找不到致病原因。无论是哪种脊柱侧弯,都应该尽早干预,以免影响患儿肺发育。

  先天性脊柱侧弯

  孕8-12周照B超能发现

  脊柱侧弯是最常见的畸形,在出生前就发现的病例称之为先天性脊柱侧弯。“孕妇在8-12周产检的时候,胎儿如果发生脊柱侧弯,有经验的B超医生是可以发现的。”徐宏文说,“如果胎儿长到24-26周,脊柱发育成形,脊柱侧弯往往就很明显了”。当然,并非所有的先天性脊柱侧弯都能在胎儿期被发现,有一些宝宝是在七八个月的时候,在坐着或爬行时被家长发现的。

  正常的孩子脊柱有33个椎体,通过X线,MRI的检查会发现,患有先天性脊柱侧弯的孩子往往会多了一个半椎体。徐宏文说,治疗时,一般只需要去除这个半椎体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先天性脊柱侧弯通常较僵硬,难于矫正,需要早期手术治疗。最好在孩子1岁-1.5岁,能够站立、独立行走时就进行手术,因为此时脊柱的自然生理弯曲已经形成,如果迟迟不做手术,孩子站立行走时,脊柱受力不均衡,很可能导致脊柱畸形迅速加重。

  5岁前发病

  首选石膏矫形

  “出生时是健康的,慢慢才出现了脊柱侧弯症状,尤其是在5岁之前,这种情况称为早发性脊柱侧弯。”徐宏文指出,“对于5岁之前的患儿,脊柱侧弯最大的危害就是影响肺发育。”

  研究显示,孩子从出生到5岁,胸廓会增长5倍,其中的肺泡也迅速增加。而早发性脊柱侧弯往往会引起孩子的肺发育不全和肺泡数目减少,同时肺动脉数量减少,体积减小。所以说,这种脊柱侧弯限制了患儿胸廓的发育,会导致患儿胸廓发育不全综合征,需要早期治疗。

  徐宏文说:“孩子未成熟的胸廓可以通过支具矫形,支具治疗至10岁,或者打石膏。不过,我们首先推荐通过打石膏矫形,这种方法创伤小,费用低,长期固定,塑形矫正率高,一般治疗2-3年,可以大大矫正畸形。”这种方法在国际上也十分流行,有的孩子在3年内做了9次石膏矫形,结果侧弯的度数减少一半。而且做了石膏,患儿的依从性好。当然,石膏矫形最大的缺点是3-6个月不能洗澡,可能会引起皮肤湿疹、皮炎等并发症。

  5岁后发病

  视严重程度决定如何治疗

  5岁之后才出现的脊柱侧弯,常被称之为“迟发性脊柱侧弯”。一般来说,对于这类患儿应视不同情况进行不同处理——

  (1)Cobb角<20°:应严密观察,定期照X光,看看侧弯的度数有无进展。如果每年进展超过5°,并且Cobb角>20°,则应做支具治疗。

  (2)Cobb角在25°-40°之间:可以做支具治疗,如果每年进展>5°且Cobb角>40°,则建议手术治疗

  (3)Cobb角>40:尽早手术治疗。

  脊柱侧弯的患儿如果没有进行治疗,畸形会逐渐加重,不仅会影响社交,还会影响心肺功能。

  Tips

  如何及早发现孩子脊柱侧弯?

  脊柱侧弯引起的外观畸形在早期并不明显,尤其是穿着衣服时不易被发觉。此时,家长可以给孩子做一些简单的检查,如用手触摸脊柱的棘突,观察是否在一条直线上。或让孩子立正后向前弯腰,观察其后背是否对称。

  脊柱侧弯常表现为——

  (1)高低肩(领口不平,一侧肩膀比另一侧高);

  (2)双肩不等高,肩胛骨高低不一(一侧后背隆起);

  (3)身躯偏侧(整个躯干歪斜);

  (4)腰部左右不对称(腰部一侧有皱褶;一侧髋部比另一侧高);

  (5)骨盆倾斜,长短脚(两侧下肢不等长)等。

  如果发现以上情况,尽早带孩子到医院骨科做检查。

来源: 羊城晚报 作者: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