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娶媳三不原则”引争议 谁说单亲不能娶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11-25 14:15:55

 

  单亲子女为何频遭歧视

  虽然上海爷叔放宽了娶媳的地域和年龄标准,但是对“不要单亲姑娘”这条,他是坚决不动摇的。笔者随机对席间的20几位朋友做了调查,40%的人觉得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婚恋上会遭遇歧视,30%的人持否定态度,另外30%的人则会视情况而定。笔者发现,很多朋友强调的“一定不要找单亲家庭的孩子”,源于他们普遍认为这种关系模式中长大的孩子不懂得给别人一个完整的家。

  上海爷叔的理由是“离异家庭的孩子内心会不健全”。他认为,经历过婚姻破裂的父母,可能会将一些不成功的经验,或直接或间接地传输给孩子,导致孩子在处理婚恋问题上,行为出现偏差。另外,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都存在一些心理问题,比如缺乏安全感、性格暴躁。因此,他下结论道:单亲孩子成年后离婚率更高。离婚会传染,特别母女同离婚的概率很大,第一次婚姻不幸福的,第二次婚姻幸福的不多的。

  那么父母离婚对子女婚姻到底有多大影响呢?有婚恋顾问认为,上海爷叔的观点代表了一般世俗的看法,而这种对单亲子女的歧视主要来自健全家庭,单亲特指父母离婚,因为生病或灾祸而导致的单亲,不在此列。

  她分析说,父母离婚对子女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直接负面影响,父母离婚等于给了孩子一个最直观的印象和概念,即结婚后是可以离婚的。于是,孩子会把离婚当作一种自然的、可以接受的结果,并因此早早埋下了离婚的心理准备。孩子结婚后,会以父母离婚为标准来衡量,对婚姻的期望值不大,也从来不抱白头偕老的期待,夫妻双方一旦发生冲突,基本上不会有竭力挽回的动因,因为他们觉得离婚太正常了,当初他们的父母就是这样的;二是间接负面影响,父母离异的孩子相对孤僻、寡言、不合群、自卑、不快乐、易怒、情绪不稳定等等,这种不健康的心理,主要源于父母离婚带给他们的挫败感。这种创伤导致他们对婚姻不够有信心,也会造成他们在经营自己的婚姻家庭时,遇到各种障碍和问题。

  单亲被挑剔了怎么办?

  单亲家庭的子女,一旦在婚恋市场上被挑剔了怎么办?有专家认为,单亲家庭的孩子要试着多与社会接触,看得多了、听得多了,才能纠正自己的一些错误认知,提升人际处理能力,才能为建立健全的家庭做好心理准备。此外,不要把上辈人的不幸和下辈人的不幸联系到一起。上辈人的不幸,既有一些主观原因也有一些客观原因。作为父母,要纠正自己的认知偏差。

  而单亲家庭的父母,又该如何对待孩子的婚恋呢?专家认为,失败的婚姻在孩子身上留下的阴影,常造成孩子在婚姻问题上走向两个极端:第一种是抗拒婚姻,认为只要我不结婚,我就永远不会受到这样的伤害;第二种是过度依赖婚姻,尽最大的努力保护自己的婚姻,不能让自己的婚姻出一点问题。

  有些单亲家庭的父母把自己的“经验”全都告诉孩子,其结果往往是因为太过重视,太过小心,反而让孩子的婚姻出现问题。作为家长,应该相信,自己的痛苦经历不会“遗传”,孩子们会比自己做得好。过度干预和担心,只能对孩子产生消极的心理暗示,并不利于他们的婚姻幸福。而且,要给孩子足够的信任,让他们自己处理婚姻问题。

  单亲家庭的孩子是否注定不能经营好婚姻,这几乎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因为凡事都不能绝对化,完整的家庭固然能提供给孩子相对健康的成长环境,但单亲家庭如果处理好既往的家庭矛盾,一样可以给孩子强大的正能量。

  现在有些人不喜欢找单亲家庭的子女,因为他们觉得这样的孩子性格都不是很健全,怕对以后的生活有影响。但是这不是绝对的,现在单亲家庭非常非常多,很多成长在单亲家庭的子女反而比那些成长在完整的家庭的孩子更成熟,所以,不论是单亲家庭或者是健全的家庭,选择伴侣方面还是要看这个人怎么样。

  

来源: 劳动报 作者: 编辑: 徐夏莉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