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医疗健康 > 健康资讯
不锈钢杯子泡茶会慢性中毒?重金属铬易被释放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11-18 10:40:11

  天气渐渐凉了,不少人的水杯也由玻璃杯变成了不锈钢杯子。然而近日,网上曝光称用不锈钢杯子泡茶有慢性中毒的危险,这也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用不锈钢杯子泡茶真有这么可怕,事实真相究竟如何,昨天,央视记者特地进行了一番实验。

  记者实验

  不锈钢杯子泡茶,会释放出重金属铬

  央视记者先进行了一番街头采访,结果发现很多市民都在使用不锈钢水杯,用不锈钢水杯泡茶的也不在少数。很多市民表示,不锈钢水杯比较干净卫生,即使摔地上也不会摔烂,而且天气越来越冷,用玻璃杯子喝热水显然不太合适。那么,用不锈钢杯子泡茶合适吗?央视记者随后进行了一番实验。

  记者首先找来了一个全新的不锈钢水杯,在里面泡上茶,盖紧杯子,静止存放了72个小时。72小时后,记者打开不锈钢水杯,翻转水杯后发现,水杯的内壁明显有被腐蚀的痕迹。有业内人士此前也曾表示,茶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用不锈钢水杯泡茶会发生化学反应。

  不锈钢水杯里含有铬,这是一种重金属,被腐蚀的不锈钢水杯因为保护膜被破坏,铬就会被释放出来,如果持续使用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据专家介绍,铬是一种蓝白色多价金属元素,常见的有二价铬、三价铬和六价铬。质硬且脆,抗腐蚀,因此多用于不锈钢等制品。

  如果人体长期大量摄入三价铬,那么会影响身体的抗氧化系统,容易得一些慢性的氧化性的疾病,比如说糖尿病、高血压这一类的疾病。另外,由于抗氧化系统受到了损伤,又容易发生肿瘤等异常增生的疾病。与三价铬相比,六价铬的毒性较强,大约是三价铬的100倍。在临床上,六价铬及其化合物对于人体的伤害,通常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损害皮肤,导致皮炎、咽炎等;二是损害呼吸道系统,引发肺炎、气管炎等疾病;三是损害消化系统,误食甚至长期接触铬酸盐,极易造成胃炎、胃溃疡和肠道溃疡。过量摄入六价铬,严重的还会导致肾功能衰竭甚至癌症。

  专家特别提醒,不锈钢杯子最好不要用来泡茶,不仅如此,油盐酱醋最好也别用不锈钢器皿来盛放。

  专家提醒

  不锈钢制品质量越差,越容易被腐蚀

  专家介绍说,不锈钢水杯的质量有好有坏,质量越差的不锈钢水杯越容易被腐蚀。那么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判断不锈钢制品的好坏呢?带着从市民家找来的3个不锈钢器皿,央视记者走进了西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实验室。不锈钢制品的质量究竟如何,专家也用专业的方法进行了验证。

  专家先找来不锈钢识别剂,将它涂抹在不锈钢制品的表面,如果识别剂迅速改变颜色,那说明不锈钢的质量不高,反之,变色和腐蚀越缓慢,说明不锈钢的质量越高。记者在现场注意到,涂抹了不锈钢识别剂的不锈钢制品,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腐蚀,不管怎么擦拭也不能恢复原状,很显然,这样的方式并不适合普通家庭使用。

  专家随即表示,用一块普通的磁铁也能辨别不锈钢的好坏。如果不锈钢制品的磁性很强,那证明它几乎是纯铁的,既然是铁的,外观又这么亮,那说明它是电镀产品,不是真正的不锈钢。真正的不锈钢制品里面也含有铁,也有一点点磁性,但磁性比较弱。这一方面是因为铁含量比较少,另一方面表面镀膜之后,有了阻止磁性的特性。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小妙招可以识别不锈钢制品是否合格。首先准备一只柠檬,将柠檬汁倒在不锈钢制品的表面。10几分钟后,擦干柠檬汁,如果在不锈钢制品的表面留下明显的痕迹,就说明不锈钢制品质量不佳,容易被腐蚀,从而释放出铬危害人体健康。(综合央视)

来源: 扬子晚报 作者: 记者 周茂川 编辑: 徐夏莉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