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述民评现场,观众对官员的回答表态。
公述民评问政电视直播,关注度一年更甚一年。据统计,今年的五场问政活动,网上点击率超过了100万次,互动留言4000多条。
民评代表发招,政府官员接招,到底是实打实还是走过场?杭州为什么要推公述民评?民评代表会手下留情吗?现场问题是否事先安排的,连续6年的公述民评有没有取得如期的效果呢?政府官员台上出汗、红脸,下了场会不会又是老方一帖?
民评代表:
公开让政府官员红红脸,事情更好解决
10月24日晚,公述民评直播第三场谈“治堵”,问政嘉宾是杭州交警部门的相关负责人。
这一场,火药味从一开始就已经被点燃。轮到民评代表提问环节,浙江电台民生资讯广播的叶峰第一个抢过了话筒,他向杭州市公安局交警局长乐华连续发问,你们是怎么来节目现场的?你们为什么没有坐地铁?作为领导,是否愿意签字承诺带头绿色出行?
叶峰以及他的提问,成为当场公述民评的焦点,也成了今年公述民评后人们的深刻记忆点。
“提这个问题,不是心血来潮,更不是临时拍脑袋想的。这个问题,在我的脑海里已经呆了很久,只是这次找到一个好的、公开的机会,把它给表达出来。”作为民生资讯广播的主持人,叶峰对城市交通这样的民生问题,有着长期的关注。
“城市治堵,措施不少,限牌、限行,可目前还是没有扭转拥堵的现状。”在他看来,不少治堵措施不过就是“业绩工程”而已。“比如说,今年杭州划了很多公交专用道,没有疏堵反倒添堵了,这科学依据在哪,是不是拍拍脑袋就划出来的?”
让领导签字承诺带头绿色出行,是叶峰今年3月份就想做的事,但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
“现在都在倡导绿色出行,那么政府相关部门的领导做得怎么样,尤其是跟治堵相关的部门是不是该带个头呢?”
在公述民评之前,叶峰对地铁做了更细致的体验和了解:每个站点,要花多少时间,跟开车比,效率如何?他甚至能很清楚的报出地铁每个站点的先后顺序以及名字。同时,他还专门制作了绿色出行的倡议板,带到了直播现场。
“其实我的问题不是针对交警局的,更不只是抛给乐局长的,而是抛给跟治堵相关部门所有领导的,包括交通、城建、城管、规划等。”所以,公述民评之后,叶峰打算挨个找上述部门的领导。“从目前反馈过来的消息看,有些领导是愿意积极响应的。”
其实,参与公述民评的民评代表都是有备而来的。65岁的退休老师朱松范是个老杭州,他今年参加了三场公述民评,分别是治水、治堵和垃圾分类。针对每一场公述民评,除了平日里的观察外,他还要再花上至少10天的时间去找问题、取证,并用照片记录下来。在治水这场,他带来了“胜利河游步道被占用和油污”的问题。在治堵这一场,他又带来了“公交专用道不专用,政策多变,司机无所适从”的提问。
“在这样的公开场合让政府部门红红脸,可以让事情得到更好的解决。”这样的机会,民评代表们自然不愿错过。
杭州市作风办:
我们乐见有火药味的提问
据介绍,从2008年开始,杭州在市直部门、区县(市)机关、事业单位中层干部和基层站所(办事窗口)主要负责人中探索开展“公述民评”活动,公开述职述廉,接受服务和监管对象的评议和监督。在试点基础上,2009年6月10日,杭州召开全市“公述民评”活动电视电话会议,44家市直部门被列入开展“公述民评”活动的重点单位。由此,“公述民评”受到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关注,形式也是一变再变。
杭州市作风办相关负责人说,从去年开始,公述民评突出了“问题导向”,先确定老百姓关心的吃、喝、行、养四大问题,再要求涉及到的相关职能部门一同接受评议。今年更侧重突出“问”这个环节,把往年问政单位开场“述职”环节,放到了公述民评活动之前,让他们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述职,给公述民评现场提问腾出了更多的时间。
不仅如此,今年“公述民评”问政层级更高了。每一场问政活动嘉宾中都有市直单位“一把手”以及相关城区政府分管领导,其中首场活动杭州市市长张鸿铭亲自“督战”,其余四场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出席。而且,还采取了电视直播的方式。
很多人都想知道的是,问政过程中,提问是否是事先安排的?
钱江晚报记者采访得知,有部分问题确实是提前安排的,比如现场播放的视频都是特邀监察员、民情观察团热心市民、杭州电视台记者暗访各个现场的情况。“但都是独立取证,前期是保密的。”杭州市作风办负责人说,更多的问题则是现场民评代表直接发问的,我们也乐见一些有火药味的提问。
“所有的这些环节设置,都是为了让相关部门及领导干部,直面问题,红红脸、出出汗。”这位负责人表示,当然问政不是目的,重要的还是解决问题,并达到“问政一场、教育一片”的目的。
“应该说,公述民评是达到我们之前设想的效果的,有力地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公述民评前,大多数领导干部都能主动走进农贸市场、体验城市交通、走访社区居民等,深入一线接地气,转变了工作作风。”作风办负责人说,而问政现场直接而又尖锐的提问,让台上的领导干部内心受到极大的触动。正如去年杭州市环保局副局长徐青山所讲的:闻了这杯水,深感痛心和羞愧。我要把这杯水带回去一直放在桌上,时刻警醒自己……
公述民评拓宽了公众对政府监督的渠道
“公述民评是社会管理的创新。它建立在公开的平台上,创建了政府社情民意集聚的机制。”浙江财经大学管理学博士冯涛说,通过公述民评,可以激发社会的活力,集纳老百姓的智慧,使得政府的决策更加民主,有助于提升政府城市治理的能力。说到底,就是通过这样一种形式,政府和老百姓间形成了一种合作共治的关系,老百姓也实实在在地参与到城市治理中来了。
钱江晚报智库专家、浙江省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杨建华对此表示认同。他说,公述民评拓宽了公众对政府监督的渠道,是民主质询很好的形式,有利于推进依法行政,提升政府的效能和服务。通过公民参与,民主监督,营造了官民协商的政治生态,可以更好地推进阳光、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不过,杨建华同时也指出,公述民评不能只是一场秀,不能只是让官员在台上出出汗、红红脸。它也应该成为政府官员考核、提升的重要依据。“老百姓对你的工作不满意的,测评得分低的,相关责任人就该受到相应的追责,以此更好地推进公述民评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