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教育频道 > 教育新闻
夹广告、买盗版:中小学教材为何乱象丛生?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11-07 15:24:25

  近来,中小学教材屡屡发现夹广告、买盗版以及不顾教学规律频繁更换等问题,给原本严肃的教材蒙上了阴影。

  分析人士认为,教材质量下降直接影响教学结果,对孩子的成长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为此,必须严格规范管理教材的出版使用。

  商家渗入学校,教材成唐僧肉

  今年9月,广东一名网友发帖称,自己读初一的女儿开学领到的英语课本里夹着活页广告,包括教材出版方的同步学案、录音带、专用词典、点读笔、多媒体互动电子教科书的售卖广告等,初二、初三的课本也同样有广告。该教材出版说明中有近半篇幅介绍配备的产品,课本封底页中也包含了大量宣传信息。

  上述夹杂广告行为只是诸多乱象中的一种。记者了解到,一些地方在教材采购中以次充好,甚至出现了批量采购盗版教材问题。2012年云南省将《新华字典》纳入国家免费提供教科书范畴,并下达了中央专项资金购买。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基层在落实政策中打了折扣,大量包装粗劣、质量低劣以及盗版的《新华字典》流入学生手中。

  在广州教英语20多年的彭老师说:“很多英语老师反映,现在使用的英语教材不如10年前的,缺少一些经典篇目,内容也没有结合时代特点,甚至还有错误。很多中学老师很无奈,某种程度上只能当做泛读材料。”

  一些地方教育部门无视中央规定,随意更换教材。例如,广东江门此前曾要求当地180多所学校放弃正在使用的英语教材,改用只有10多所学校在用的另一种英语教材;海南也擅自调整了13个学科教材版本,其中义务教育调整11个学科,占教育部规定的义务教育学科的60%。

  教材内容变味,学生遭受误导

  沈阳一名学生的家长王女士告诉记者,教材在学生和家长心中是神圣而严肃的,是学习知识、汲取健康思想的重要途径。如果一打开就是广告,会造成孩子价值观混乱,让家长觉得教科书也可以做广告赚钱,完全背离了教育的公益性。

  沈阳市教育研究院院长符泰民介绍,中小学教材需经过教育部的审定,合格后方可进入各地中小学教材目录。“这次英语教材出现插页广告,在教材审定时不可能出现,应该是出版社印刷时私自加印的。”符泰民说,学生鉴别能力较低,不知道是不是广告,会认为是教育部门推荐的材料而购买。

  “对教材出现错别字甚至盗版应该零容忍。”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专家卢勤说,如果教材的纸张是污染的,对孩子的健康是伤害;如果教材的内容有问题,对孩子学习是一种伤害。

  武汉市教科院副院长朱长华认为,不管是哪家出版社的教材,都会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如果随意更换不同出版社的教材,容易造成教学内容的混乱。

  朱长华说,不是说不允许更换教材版本,对于更换教材,国家有明确规定,也要求给学校一定的缓冲期,不是一份文件下来就更换了事的。

  严格规范教材,斩断商家黑手

  教育部近日公布了《中小学教科书选用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教科书内不得有宣传广告内容,同时规定教科书一经选定使用,应当保持稳定,在小学、初中、高中学段周期内,不得中途更换。

  业内人士认为,教材编写、选用此前也有禁令,但仍然屡禁不止,其根源是主管部门自由裁量权过大,权力运行缺少监督。

  此外,教材编写资质放开后,市场的力量随之进入,各方都想争抢这块蛋糕,加上缺乏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的实质性规定,导致某些人在利益面前公权私用,铤而走险。

  符泰民等专家认为,教材使用应该完善管理机制、监督机制和惩罚机制。教材审定之后,原则上不允许修改。如发现错漏需要修改的,必须报教育部重新审定。对出版教材机构应严格约束,建立问责制度和一票否决制度。出现问题的,规定多少年不允许进入教材投标目录,甚至取消出版权、编审权等。

  一些教师建议,应加强教材编写人员资质审核和教材审读工作,在编校质量上提出比一般图书更严格的标准。如有更换教材的需要,事先要充分征求学校和教师意见,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干预教材选用工作。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记者廖君、王莹、郑天虹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