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财经频道 > 深度阅读
专家:中国经济处增长回落阶段 优势不会短期丧失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11-06 10:11:50

 

  集群升级面临自主创新短板

  但是,固安式的华丽转身还只是个案。

  放眼全国,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还主要分布于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沿海地区,大部分地区产业集群发展不足。

  而且,绝大多数产业集群都是在农村和小城镇兴起的,分布在城市周边地区,而不是人口和产业更为密集的城市中心区。

  产业发展的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和经济研究所教授吴利学解释这一原因,中国发达的大中城市不是没有发展产业集群的潜力,而是这里往往集聚了诸多大中型国有企业,但过去这些企业一般都是“大而全”、“小而全”的全能企业,各种经济活动和生产链条全部“内部化”了,由此限制了产业的集群化,这一点在中西部地区表现更为突出。

  更大的隐忧是,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的产业集群仍然主要集中于传统产业,主要依靠劳动力价格低廉来获取竞争优势,高技术产业集群和资本与技术结合型产业集群的发育还非常滞后。

  吴利学进一步分析说,大部分集群还只是集中在轻工产业领域,化纤纺织、丝绸纺织、制衣、制鞋、塑料、汽摩配件、五金制品等是出现产业集群较多的几个产业。

  这一现实说明中国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还局限于中低档生产制造环节,仍处于产品价值链的低端部分,这反映了国内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

  这也正是姚洋忧虑的问题,他在上述演讲中以台湾和韩国的产业发展为例说,由于缺乏战略性产业方面的布局,随着成本的提升,台湾很多产业转移到大陆,完全以大陆为基地,制造、组装产品,造成台湾产业空心化。

  而韩国在产业发展中,大力发展战略性产业譬如汽车、电子等高端产业,以国内研发支持海外制造、销售市场,通过海外市场向国内输送利益,推动国内研发技术不断进步,成功实现发展的转型。

  他说:“中国大陆有一天也会经历台湾和韩国一样的经济转型,我们如果做得不好也会出现产业的空心化,如果我们今天就关注一些战略性的产业,就能实现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产业集群升级两大抓手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从发展趋势观察,中国的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朝着更加专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其中,需要把握好两大机遇。

  其一,在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更多地利用和发挥好市场力量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优势,尤其政府需要转化对于产业发展模式的认识,最大限度地激发各方面的潜力。

  正如迈克尔·波特所言:十年前,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投资也许有效,但现在可能行不通了。“因为创新是个系统工程,是资源、金融、教育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成。”他说。

  这就需要通过市场的力量将这些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实现全产业链条的服务。对此,轷震宇感触颇深,他以华夏幸福的孵化创新为例说:“我们现在关注的不仅仅是孵化创新,更关注项目的落地,要形成生产力。”

  他介绍,很多资本在企业孵化后,就不再关注后续市场对接。“我们希望从技术的孵化到落地市场整个循环工作‘走通’,通过市场化行为来解决这个问题。”他说。

  轷震宇认为,这样的“走通”,一个是关注国内本身内生的创新技术,另外一方面,从国际上孵化并引进一些可以面向亚洲市场、面向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快速地形成产能,未来的真正产能是从这里面产生出来的,而不是原来所谓的招商引资。

  其二,互联网思维对产业集群发展尤其是传统产业的变革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模式的思维的冲击,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平台。

  姚洋说:“互联网使得产业发展的模式发生了巨变,正在推动着产业的融通和创新。”

  轷震宇也认为,这是未来企业集群发展的一个机会,那就是在互联网公司和传统产业之间的结合。

  譬如,新崛起的互联网巨头,掌握到大量线上的入口之时,触角已经向下延伸,阿里巴巴和京东对于物流方面建设提速;传统的公司,包括房地产、零售行业等,也主动地和线上巨头联系,万达和百度、腾讯的合作即是典型的案例。

  轷震宇表示:“以我们对长期接触的企业观察来看,传统工业企业的互联网融合之路已悄然进行。互联网已逐步对上游的设计、制造环节产生了影响,并正在加快向企业研发环节渗透,制造服务化、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等模式不断涌现。”

  “未来,基于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平台,我们将打通现有的产业园区服务支持平台,为企业提供从创业到发展再到上市的全价值链服务系统,提升企业黏性。”轷震宇说。

  姚洋总结说,随着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产业结构现状将得到改变,传统产业的创新附加值也将被激发出来,并催生出更多的创新增长点。

 

来源: 《瞭望》新闻周刊 作者: 记者 李绍飞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