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教育频道 > 教育新闻
我国首个国家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10-31 09:58:37

 

  深化考试招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一步

  据了解,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的重要背景之一是当前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今年9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促进公平、科学选材的总体目标,也明确提出要加强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那么,这项工作对高考外语科目的改革、促进科学选材和教育公平等目标有怎样的影响呢?

  林蕙青表示,针对高考改革,量表要推动高考英语考试考查的能力更全面,进一步促进基础英语教学立足于学生听说读写等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协同发展;要有利于高考英语题库建设,保障一年多次考试的实施;要能为分省命题机构提供统一的能力标准,使各省试卷有一个对比的基础,提高分省命题的质量和科学性。

  刘建达介绍说:“高考英语科目无疑是整个测评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无论是能力量表还是考试质量标准,都可以为高考改革服务,对我国英语考试在考试概念、考试内容、形式和方法等方面提供指导依据,帮助和指导考试组织者制定科学合理的考试目标和能力要求。比如,高考英语科目要实行‘一年多考’,命题成为重中之重,这就离不开科学有效的试题库,统一标准可以有效地保障题库建设。此外,通过将高考与量表进行衔接、定位,使每次考试之间的分数具有可比性。”

  国家教育考试改革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杨惠中教授则认为,标准的制定对于考试质量的提高大有裨益。“考试是选才的尺子,如果这把尺子本身都缺乏科学性,怎么能实现科学选才的目标?具体到高考,可能一分之差对学生影响都是巨大的,统一标准的制定降低了这种尺度不一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有利于考试的公平公正。”

  此外,与会专家还希望量表的制定能够加强高考英语对教学的正面反拨作用,通过提高长期被忽视的交际能力的要求,使高考考查的能力更全面,促进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等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协同发展。

  面向社会,使各类考试衔接互认成为可能

  据介绍,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及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服务对象包括外语学习者、外语教学者和外语评测者,“不仅限于学校,也面向社会”。

  针对目前广受诟病的“哑巴英语”、“书本英语”问题,记者注意到,在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设计思路中,明确提出了“基于运用的语言能力量表”。

  “教学中存在‘考什么教什么’的做法,量表通过对口语、听力等的强调,反过来促进外语学习。”刘建达说。

  例如,英语学习者可以参照量表对自己的英语能力水平进行准确定位或诊断,并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进步进行自我评估,选择合适的学习材料、参加适当级别的水平能力测试。这些都将有助于学习者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育机构可以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动机、个性和潜能组织教学,制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教师可以据此制定明确、详细、切实的教学目标,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材编写单位可以据此编写合适的教材;教师、学校根据量表设计检测学习计划的评估办法和工具。

  林蕙青还指出,量表不仅要能为不同类型考试提供横向比较的基础,也要能为不同层次的考试提供纵向定位和衔接的依据,促进各种学习成果沟通互认,促进各阶段英语教学和考试有序衔接。

  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孙有中指出:“能力标准的制定一定不能闭门造车,而是要在国际公认的测评体系中找到我们的位置。将来不仅要把我国现有或将来开发的英语考试置在一个统一标尺上,各类考试有了统一的参照和标准,也希望我国的各类英语考试逐步能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承认我国各类英语考试的结果,为我国英语学者出国学习提供英语水平依据。”

  “这是否意味着将来类似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等有可能实现互认,甚至在国内考了英语,出国就可以不用再考托福、雅思?”对于记者的这个问题,刘建达解释说,这还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工程,但标准的统一至少使之成为可能。

来源: 中国教育报 作者: 记者 高靓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