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教育频道 > 教育新闻
“穿汉服女大学生”走红:几乎天天穿汉服上下课[图]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10-29 10:17:37

  图片说明:王婷婷(左)希望通过汉服,把传统美德融入日常生活陈立宇摄

  东方网10月29日消息:云鬓轻挽,裙裾飘飞,行走在南京工业大学校园,你很容易被这样一位穿着汉服的女生吸引。这位21岁的“汉服控”,是经管院的大三学生王婷婷,她从大一开始研究汉服文化,过去一年,几乎天天穿着汉服上下课。去年,她还创立了汉服社,社员有近70人。

  一开始,走到哪儿都会成为焦点

  “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袅袅秋烟里。”杨玉环的这句诗,是朋友们对王婷婷的印象。

  平日里,她经常穿着或淡雅或艳丽的汉服,挽着古朴的发髻,挎着手绘布包行走在校园。“很多同学都以为我是在玩cosplay,甚至还有同学开玩笑说我是从古代穿越来的。”王婷婷笑着告诉记者,一开始,她走到哪里,都会成为目光的焦点,这让她有点不太适应。

  “我第一次穿汉服上的课,是英语口语课,我就跟同学们详细地介绍了汉服的由来和特点。”王婷婷说,此后,除了体育课和雨雪天,王婷婷每天都会穿着汉服跟大家见面,慢慢地,她有了“仙女”“小龙女”的雅号。

  “第一次穿着汉服去食堂吃饭,每个人都盯着我看,还有大叔大妈好奇地询问‘姑娘,你穿的这是啥啊?真好看’。”王婷婷耐心跟他们解释:“这是汉族民间服饰。”

  “现在,食堂的大妈、保安大叔都被我普及了。”说起这些趣事,小姑娘难掩骄傲。

  会根据场合,搭配不同类型的汉服

  王婷婷对汉服的“痴迷”由来已久。“小学时,我在语文书上看到一张各民族大合照,很多少数民族都有美丽的民族服饰,但汉族人穿的却是中山装。上了大学后,我就开始留意跟汉文化相关的历史和文化。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汉服的视频,顿时觉得眼前一亮。”王婷婷告诉记者。

  什么场合穿什么风格的汉服,王婷婷自有分寸:“上课时穿褙子和襦裙,日常就穿窄袖的汉服,参加活动时穿隆重的礼服……”王婷婷说,现在,自己也会尝试着做一些汉服的配饰,例如披帛。

  其他女孩买时装的钱,王婷婷都用来买汉服,“一般在网上定做,一件一二百元,现在我已经有近20套汉服了。”

  渐渐地,同学们也习惯了穿汉服的王婷婷,一旦她换了装束,反而不习惯。“有一次我没穿汉服上课,结果下了课,同学竟然找不到我了。”

  创立汉服社,成为校园独特风景

  为了推广汉服,去年9月,王婷婷向学校申请,创立南工大汉服社。“刚开始的那段日子很艰难,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不了解汉服,有时会被误解。最后还是自己调整了过来。”王婷婷说,她觉得,正因为这样,自己更需要去宣传、普及汉服知识。于是,她又撰写社团发展规划,跟老师软磨硬泡,在论坛里发帖子,召集热心同学参与。

  几番动员下来,身边了解汉服的同学越来越多。

  汉服社成立后,成为一道独特的校园风景。清明节,大家会在学校的人工湖里放河灯;重阳节,会穿着汉服去爬梅花山。

  而最隆重的还是每年4月举办的成人礼。

  “在我们20岁的时候,要穿戴三重礼服,拜见学生装扮的长辈,接受王学姐给我们加冠、加笄,那经历真的是太棒了。”一位参加成人礼的同学说。

  希望把传统美德融入日常生活

  如今,习惯了穿汉服的王婷婷还成了汉文化的粉丝。“汉文化中,和长辈说完话,告别时要先后退一步,再转身,表达对长者的尊敬,直接转身就走不太礼貌。”她说,只穿汉服不学礼仪,容易变成一种作秀。

  “我课余会读《中国国俗》、《诗经》、《汉服发展史》等方面的书。”搞活动时,她也会组织大家学习《论语》、《大学》等传统经典。

  她希望通过汉服,把传统美德融入日常生活。

  王婷婷说,以前,自己比较浮躁,但现在心里有了归属感,就淡定多了,“以前遇到观点不合的人,可能会据理力争,但现在会平心静气地换位思考。”

来源: 中新网 作者: 编辑: 徐夏莉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