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大角南站是王慧每天上班、回家的“中转站”。因为一件事、一个人的触动,她开始把这座站台当做自己的家,主动协助引导员维持秩序、清洁站台,成了引导员的“好搭档”。
这件事对她来说是个“转折点”。前不久的一个下午,王慧像往常一样来房山大角南站站台换车,此时马路对面发生了危险一幕:一辆大巴车行进中发生大面积漏油,拖出一条长长的油线。“这时谁扔个烟头,肯定发生爆燃。”王慧坦言,当时行人们第一反应都是往后退,但接下来的一幕,让她有些意外。
危急时刻,站台上的引导员成了“抢险队员”。她看到,站台引导员王金凤阿姨走到大巴车旁,告诉司机赶紧熄火,并绕着油迹开始指挥交通,让大家有序避让。王金凤也向记者回忆,当时漏油点附近有超市和幼儿园,如果发生爆燃,后果难以设想。她立刻请示队长能否暂停站台工作,前去救险,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她们使用腰间的话筒、手上的旗语,开始疏散人群。
“以前我总觉得,人在社会上能约束好自己,做好分内之事,就算一种贡献了。但经历了这件事,我明白社会责任每个人都有义务去承担。”之后,王慧完成了从一名普通乘客到好乘客的转变。
夏天乘车时王慧总是看到,就在大家排队乘车时,总有个小伙子躲在树下抽烟。等车来了,他直接上前插队抢座,引导员反复劝诫几次都没效果。王慧对引导员王金凤说,“大姨,您别着急,我和他年龄相仿,我去找他聊聊。”其实,当时王慧心里也紧张,怕被人欺负。“嘿!帅哥,老能看见你呀。”听了这话,小伙子以为她是来搭讪的:“是呀,我看你也是半熟脸。”王慧看小伙子笑了,话锋一转:“看到你老在树底下藏着,基本上不排队的哈?你看那些引导员叔叔阿姨嗓子都快喊破了,都在为你的安全着想啊,万一被车剐了,以后就不能常见面了哦。”听了这话,小伙子摸摸头,此后没再插队。王慧说,她用同龄人的方式沟通,不会太伤他的面子,小伙子明事理,只是有点儿犯懒。王慧给引导员王大姨解决了个难题后,从此她们成了好搭档。
看到一位普通乘客也能为站台做些什么,王慧身上的成就感强了、责任感也更强了。她看到引导员每天上班时第一件事是擦除小广告,但电线杆太高,这些中老年引导员够不着,只能靠两个人扶着自行车,王金凤站在车座子上擦。此后,只要她乘车时有空闲,都协助引导员清理小广告,她把这个站台,当成了自己的家。
“我伸出一只手、他贡献一把力,把北京建设得更好,是我们共同的责任。”王慧说,这是引导员教会她的,她也愿意这样坚持下去,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