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多年的记者,拾金不昧的正能量故事也见了不少,可昨天听安徽人刘福旺讲了他的故事后,还是有点感慨。
故事很简单:有人送了刘福旺一件旧衣服。几年后他从衣服里找到了一笔钱。于是刘福旺说:我要赶紧找到人,还钱!
这笔钱的数额不算特别大,3000元;可它牵扯的时间很长,6年。有时候,就是这些发生在身边的小事,不轰动,却让人觉得格外温暖。
哦,还有一个细节,刘福旺的工作是一名保洁工,3000元,相当于他一个半月的收入。
6年前收到的旧衣服里有钱
一家人马上决定:找失主
昨天,我见到的刘福旺,皮肤黑黑的,带着顶黄色帽子,说起话来语速很快,就是个普通的外来务工人员形象,我们身边时常能见到。
他今年49岁,来宁波十多年了,但是说起话来,还是有浓重的家乡口音。
2008年开始,刘福旺在江北区白沙街道做保洁工,收入一个月就千把块,好在社区提供了砖桥巷8号门口的一间小房,4个平方,可以暂住。
他跟社区住户的关系挺好,就有人陆续拿一些旧衣服送他。因为住的地方太小,他会把穿不上的衣服打包带回老家。
找到钱的衣服,就在这堆旧衣服里。
其实,钱是刘福旺在老家的女儿找到的。今年6月,女儿在家大扫除,在一件男士旧款秋装外套口袋里,发现了一个黑色塑料袋包,打开一看,里面是3000元钱。
女儿赶紧给爸爸打电话:钱是爸爸藏的吗?
“肯定不是。”刘福旺回答。
女儿说,装钱的男装放在一个米袋子中。
“那应该是叶大爷给我的衣服。”刘福旺有数了。
刘福旺口中的叶大爷,是他在6年前就认识的78岁老人。当时叶大爷住在砖桥巷8号一幢楼中的7楼,2009年搬走,走前给了他很多旧衣服。
可他也听说,老人几年前去世了。
“钱一定得还,还给老人的家人。”
刘福旺和老家妻儿的意见很统一。他们好像从来没想过,这笔钱如果留下来,不会有人知道,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失主几年前搬家后过世了
父子俩花3个月才联系上他家人
今年7月,刘福旺的儿子小刘从学校毕业到宁波工作,顺便把钱从老家带了过来。
于是,找老人家人的事情,正式提上了日程。
刘福旺说,他普通话不好,找人主要由儿子负责。
父子两个人都不知道可以通过社区找人。小刘选了个最“笨”的办法:平时上班,周末就到砖桥巷8号附近转悠,找老邻居要老人家人的联系方式。
可老人搬走这么多年,又已经过世,想找到线索谈何容易。小刘几个月的周末,就全部泡这上面,直到上周三才有转机,一位老邻居吴阿姨找到了老人女儿叶阿姨的联系方式。
上周日,这笔钱终于回到了老人家人手中。
昨天,叶阿姨也和我聊了几句。
叶阿姨对刘福旺印象很深,叫他刘师傅:话不多,脸上整天挂着笑;人很好,看到小区里有居民拎着很重的东西进出时,会主动上去搭把手;干活也勤快,小区的马路一直挺干净。
还有一件事。叶大爷有四个女儿,她是老大。之前,砖桥巷8号的房子,是叶阿姨陪着叶大爷住的。白天叶阿姨要上班,她就请刘福旺帮忙留意下父亲的情况。
“爸爸跟我提过,他下楼去转悠,刘师傅会专门端出一张椅子让他坐坐,晒太阳。等刘师傅空下来时,两人也会聊聊家常。”后来2009年他们搬家,他们还专门请刘师傅陪老人在新房子里住过一段时间。
3000元是他一个半月的工资
他说“这钱肯定是要还的”
收到钱后,叶阿姨和其他三个姐妹商量了一下,在周一找到街道和社区,希望社区出面,陪着她上门专程去感谢下刘福旺。
见面后,叶阿姨硬塞了个红包给刘福旺。她说拿到钱的时候就准备拿出一部分给小刘的,结果小刘跑得飞快,她们没追上。
她特别说了一句:“其实刘师傅条件也不是很好,就算他不还我们也觉得没什么。”
刘福旺挠了挠头,飞快地插话:“钱肯定是要还的,这是你们家的呀。”
昨天,我特意找白沙社区的工作人员了解了一下。刘福旺是在2008年和老婆一起来社区做保洁工的,结果老婆因为一场意外,只能回老家休养。当时他一对儿女在读高中,刘师傅一个月1300多元的工作,要养全家4口人,日子过得紧紧凑凑。这两年女儿儿子陆续毕业工作了,刘师傅的月收入也涨到1900元,家里日子才好过些。
3000元钱,对刘福旺来说,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是一个半月的工资。